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哪些?(7)
白颈长尾雉
白颈长尾雉为大型鸡类,体型大小和雉鸡相似。雄鸟头灰褐色,颈白色,脸鲜红色,其上后缘有一显著白纹,上背、胸和两翅栗色,上背和翅上均具1条宽阔的白色带,极为醒目。下背和腰黑色而具白斑,腹白色,尾灰色而具宽阔栗斑。雌鸟体羽大都棕褐色,上体满杂以黑色斑,背具白色矢状斑。喉和前颈黑色,腹棕白色,外侧尾羽大都栗色。杂食性,主要以植物叶、茎、芽、花、果实、种子和农作物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昆虫等动物性食物。
黑长尾雉
黑长尾雉为大型鸡类,雄较雌大,雄鸟通体紫蓝色,脸鲜红色,翅上有一条显著的白色翅斑,尾甚长,黑色,具显著的白色横斑,脚绿褐色。雌鸟通体橄榄褐色,脸红色,背和翅满布棕褐色斑纹和灰白色羽缘,脚绿褐色,尾棕栗色,具黑色横斑。相似种蓝鹇脚鲜红色,雄鸟上背和中央尾羽白色,头具白色冠羽,雌鸟上下体均无白斑,腹具“V”字形暗褐色斑,脚亦为鲜红色,区别均甚明显,野外容易辨识。长栖于下针叶林及混交林地带的密林,或竹林及阴坡灌丛,性谨慎而胆小。
孔雀雉
孔雀雉属共有8种,分布于亚洲、热带亚热带地区,中国仅2种,灰孔雀雉和海南孔雀雉。雄鸟具冠羽,颈后披翎领,通体为乌褐色,具细点和横斑,两翼内侧和尾羽有金属紫绿色眼状斑,似孔雀尾屏。雌鸟略小,羽色较暗淡,尾较短,眼斑不明显,单配型,分布于中南半岛。均为濒危物种,海南灰孔雀雉为中国特产种,仅见于海南岛西南部山林中。
绿孔雀
绿孔雀别称爪哇孔雀、越鸟、龙鸟等,雄鸟体羽为翠蓝绿色,头顶有一簇直立的冠羽,下背翠绿色而具紫铜色光泽。体后拖着长达1米以上的尾上覆羽,羽端具光泽绚丽的眼状斑,形成华丽的尾屏,极为醒目。雌鸟不及雄鸟艳丽,亦无尾屏,体羽主要为翠金属绿色,背浓褐色,头顶亦具一簇直立羽冠。外形和雄鸟相似,亦甚醒目。中国还未见有与之相似种类,野外容易识别。
白头鹤
白头鹤是大型涉禽,别称锅鹤、玄鹤、修女鹤等,颈长,喙长,腿长,胫下部裸露,蹼不发达,后趾细小,翼圆短,尾短,无真正的嗉囊。栖息于河流、湖泊的岸边泥滩、沼泽和芦苇沼泽及湿草地中,主要以甲壳类、小鱼、软体动物、多足类以及直翅目、鳞翅目、蜻蜓目等昆虫和幼虫为食,也吃苔草、苗蓼、眼子菜等植物嫩叶、块根,小麦、稻谷等植物性食物和农作物。
丹顶鹤
丹顶鹤是鹤类中的一种,大型涉禽,颈、脚较长,通体大多白色,头顶鲜红色,喉和颈黑色,耳至头枕白色,脚黑色,站立时颈、尾部飞羽和脚黑色,头顶红色,其余全为白色。幼鸟头、颈棕褐色,体羽白色而缀栗色,常成对或成家族群和小群活动。主要以鱼、虾、水生昆虫、软体动物、蝌蚪、沙蚕、蛤蜊、钉螺以及水生植物的茎、叶、块根、球茎和果实为食,分布于中国东北、蒙古东部、俄罗斯乌苏里江东岸、朝鲜、韩国和日本北海道。
白鹤
白鹤是大型涉禽,略小于丹顶鹤,站立时通体白色,胸和前额鲜红色,嘴和脚暗红色,飞翔时,翅尖黑色,其余羽毛白色,栖息于开阔平原沼泽草地、苔原沼泽和大的湖泊岩边及浅水沼泽地带,主要以苦草、眼子菜、苔草、荸荠等植物的茎和块根为食,也吃水生植物的叶、嫩芽和少量蚌、螺、软体动物、昆虫、甲壳动物等动物性食物,分布于中国、印度、伊朗、阿富汗和日本等地。
赤颈鹤
赤颈鹤是大型涉禽,共分化为3个亚种,后趾小而高位,不能与前三趾对握,因此不能栖息在树上,全身羽毛大致呈浅灰色,成鸟颈部裸露红色的皮肤,初级飞羽和初级覆羽为黑色,白色而修长的内侧飞羽垂直的覆盖着尾部,嘴灰绿而脚粉红。栖息于多草的平原、水田、沼泽湿地及森林边缘,以稻谷及水生植物的根、块茎为食,也取食鱼类和蛙类,分布于印度、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中国的云南盈江和西双版纳等地。
鸨(所有种)
鸨别称地鵏、独豹等,头小颈长,中型和大型狩猎鸟类,与鹤形目的鹤和秧鸡有亲缘关系,比雁略大,背上有黄褐色和黑色斑纹。有大鸨、小鸨之分,约23种,仅分布于非洲、南欧、亚洲、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部分地区。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