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山虫人工养殖技术?青蛙人工养殖技术是什么?
1、滚山虫人工养殖技术?
这种滚单种的人工养殖技术,就是要在虫子的生长期,确保其营养,确保其温度和湿度,确保其数量能够繁殖的很多。
2、青蛙人工养殖技术是什么?
青蛙人工养殖技术:
1、青蛙的培育:经过一个冬眠,到开春即3月上旬,温度上升到16℃以上时,青蛙就要开始觅食,此时要投喂固体饲料等,让青蛙近快恢复体能,以利下一阶段繁殖、孵化。
2、繁殖、孵化:繁殖、孵化技术是虎纹蛙,黑斑蛙养殖的关键技术,水温上升到16℃以上时要做好繁殖前的准备,也就是将建好的产卵池、孵化池进行消毒,而后注人清水,最后通过调节水位和光照来调节好水温。一切准备好后即可将青蛙从温棚移出,移出后先用5mg/L的高锰酸钾药浴5分钟,然后移人产卵池。产卵池水位保持在0.2m,水温在20℃以上。正常情况青蛙进入产卵池后2天一天就可以抱对产卵,若青蛙成熟较好、气温较高,常常是在青蛙进入产卵池后2小时-16小时就全部产卵。
3、饲养技术:蝌蚪培育的关键技术是蝌蚪分级饲养。饲料优质多样化。投饲料随蝌蚪日龄的增长而增加,日饲料2次刚变态的幼蛙,视觉和嗅觉尚不完全适应陆栖生活,此时应投放1号料,最后完全过渡到饲料喂养。定点投饵,在池底向排水口倾斜的池中,在其上方留出占池底面积1/4-1/5的陆地作为投饵处或设固定的饲料台,投饵量以2小时内基本吃完为度。扩展资料:青蛙的养殖条件:
1、温度:青蛙生长适温为20~30℃,温度降至10℃以下时摄食与活动逐步减弱,降到5℃以下时开始冬眠,水温超过32℃以上时活动明显减弱,温度超过35℃时会导致青蛙陆续死亡。
2、湿度:青蛙皮肤没有保护体内水分蒸发的组织结构,只靠皮肤腺体分泌的黏液来保持体表的湿度显然是不够的,因此栖息环境既要有水的池塘,还要有杂草丛生、温暖潮湿的环境。
3、光照:青蛙昼伏夜出,怕阳光直射,但趋弱光,光照对蛙体新陈代谢、生长、生殖均有促进作用,如长期在黑暗处生活其生殖腺难以发育成熟,甚至停止产卵和排精。
4、水质:青蛙蝌蚪要求蛙池水域有较高的溶氧量,一般要求达到渔业水质标准,成蛙、幼蛙虽然用肺呼吸,但水中的溶氧高对其仍有良好的作用,PH在7~8为宜,一般盐度不高于2。
3、塘角鱼室内人工养殖技术有哪些?
塘角鱼室内人工养殖技术:
1、养殖准备一般的情况下都是利用池塘进行养殖,养殖池的周围水资源丰富,方便排水和换水,池塘的底部我们修平整,在进水口和排水口的位置布置防逃网。在池塘周围可以种植一些水草,这样可以起到一个净化水质和遮阴藏身的作用。还有最好是在池塘周围布置一层围网,防止敌害进入。最后就是在放养之前将池塘用生石灰进行消毒,减少病害的发生概率。
2、鱼苗放养塘鲺鱼的鱼苗我们要选择体质好的、健壮的、没有疾病感染的、没有外表及内在伤害的、规格大小均匀的种苗。在放养之前我们还需要将鱼苗进行消毒,一般都是放入稀浓度的盐水中进行清洗十分钟左右捞出。最后按照每亩放养两三万尾的密度将鱼苗放入养殖池中即可。
3、饲料投喂塘鲺鱼是一种衣肉食为主的杂食性鱼品种,它的饲料种类也是非常多的。比如说田螺、河蚌、蝇蛆、鱼虾、动物内脏等这些都是可以用来喂塘鲺鱼。当然如果是需要高蛋白的饲料也可以使用红虫、蚯蚓、黄粉虫等这一类的饲料。塘鲺鱼一般一天需要喂食两次,分别是在早上八点左右以及下午六点左右。
4、日常管理在平时的饲养管理中,我们要根据水体的肥沃程度合理的追施有机肥,培育充足的浮游生物,以增加天然的饲料。其次就是要经常换水,一般每隔半个月左右换一次水,防止水质恶化,当然如果温度较高的话,我们需要视情况来调整换水的周期。还有就是要定期对养殖池进行消毒,一般是每隔半个月到二十天左右用生石灰消毒一次。
5、病害防治塘鲺鱼养殖的病害是比较多的,但这些鱼病也是比较常见和频发的,很多的水产养殖中都可能会发生。比如说车轮虫病、三代虫病、水霉病、肠炎病、小瓜虫病、尾孢子虫病等。我们分别可以使用硫酸铜、高锰酸钾溶液、食盐水、鱼菌清、硝酸亚汞、甲醛溶液进行防治。
4、马粪包人工养殖技术?
马粪包药名为:马勃。马勃菌人工栽培方法属于食用菌的栽培技术领域,解决了野生马勃菌人工驯化培养及栽培的问题,它包括组织分离、制种、配料、接种、发菌和出菇管理。 栽培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先配料,即按以下配方及重量比称量棉仁粉5-15%、麦麸2-10%、木屑42-50%、果树叶10-35%、牛粪5-15%、磷酸二氢钾2-5%、石膏1-2%、石灰1%,将以上各种原料拌匀,含水量调至60-65%,培养料堆放发酵25-30天之后立即装袋袋栽或填入菇棚播种沟内沟栽,接种后在菇棚内发菌,菇棚温度控制在16-26℃,光照为弱光或阴暗,第一潮菇采收后进行床面清理,喷洒一次水,经过15-20天后采收第二潮菇,第。
5、马粪包人工养殖技术?
马粪包药名为:马勃。马勃菌人工栽培方法属于食用菌的栽培技术领域,解决了野生马勃菌人工驯化培养及栽培的问题,它包括组织分离、制种、配料、接种、发菌和出菇管理。 栽培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先配料,即按以下配方及重量比称量棉仁粉5-15%、麦麸2-10%、木屑42-50%、果树叶10-35%、牛粪5-15%、磷酸二氢钾2-5%、石膏1-2%、石灰1%,将以上各种原料拌匀,含水量调至60-65%,培养料堆放发酵25-30天之后立即装袋袋栽或填入菇棚播种沟内沟栽,接种后在菇棚内发菌,菇棚温度控制在16-26℃,光照为弱光或阴暗,第一潮菇采收后进行床面清理,喷洒一次水,经过15-20天后采收第二潮菇,第三、四潮菇管理以此类推,该方法从马勃菌采种驯化到采收约需一年左右的时间,每平米可以采收马勃菌2-3kg。
6、葫芦蜂人工养殖技术?
葫芦蜂,民间称作人头蜂,其蜂窝呈球状,个头很大,挂着很像一枚葫芦,故命名为葫芦蜂。其蜂窝外表无明显边界线,只留有供其出入的小孔洞,如果孔洞位置和人的眼睛嘴巴大体相当,就很像一只人头,这就是为什么民间称作人头蜂的缘故。这种蜂毒性大,攻击性很强,目前人工养殖主要用来取其毒液,有很高的药用等价值,目前,葫芦蜂人工养殖还不成熟,养殖成活率低,效益较低。技术实现要素:,拟采用这样一种树上做窝型葫芦蜂的养殖方法,具体方法包括:首先,建立交配大棚,长550-600厘米,宽200-250厘米,高180-200厘米,交配大棚1/3部分遮光,2/3部分光照良好,大棚内通风透气,在大棚内设置筑巢箱;在云贵地区,8月初至10月中旬前,将葫芦蜂的蜂窝移至交配大棚内光照良好的部位,在交配大棚内放入蜜水和苹果;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期间,在交配大棚的遮阴处设置越冬室,每个大棚内仅养同一种类的葫芦蜂;待天气寒冷后,等待蜂王自行进入越冬室,越冬期间防止蚂蚁、老鼠危害;越冬苏醒后,第一周集中饲喂,开始相互咬架时,分别单独关养做窝,待有20-30只工作蜂时,移到野外饲养即可。筑巢箱的制作方法为:制作长30-50cm,宽20-40cm,高25-35cm的箱体,箱体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封闭的铁丝网,铁丝网内部空间体积大于箱体体积,下侧的铁丝网上铺设有软质布料,所述箱体的一侧的底角处开设一到两个供蜂王进出的方形通孔,方形通孔宽3-6cm;在铁丝网的一侧设置可打开式的门,在铁丝网内侧的门的两侧分别设置盛水的水槽和盛放糖水或蜜水的食槽,在铁丝网内添加腐烂的木屑或树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树上做窝型葫芦蜂的养殖方法,能够很好地保证捕捉的野生葫芦蜂的成活率,进而极大地提高葫芦蜂养殖的经济效益,推进葫芦蜂养殖产业的发展和进步。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树上做窝型葫芦蜂的养殖方法,具体方法包括:首先,建立交配大棚,长550-600厘米,宽200-250厘米,高180-200厘米,交配大棚1/3部分遮光,2/3部分光照良好,大棚内通风透气,在大棚内设置筑巢箱,筑巢箱的制作方法为:制作长30-50cm,宽20-40cm,高25-35cm的箱体,箱体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封闭的铁丝网,铁丝网内部空间体积大于箱体体积,下侧的铁丝网上铺设有软质布料,所述箱体的一侧的底角处开设一到两个供蜂王进出的方形通孔,方形通孔宽3-6cm;在铁丝网的一侧设置可打开式的门,在铁丝网内侧的门的两侧分别设置盛水的水槽和盛放糖水或蜜水的食槽,在铁丝网内添加腐烂的木屑或树皮。在云贵地区,8月初至10月中旬前,将葫芦蜂的蜂窝移至交配大棚内光照良好的部位,在交配大棚内放入蜜水和苹果;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期间,在交配大棚的遮阴处设置越冬室,每个大棚内仅养同一种类的葫芦蜂;待天气寒冷后,等待蜂王自行进入越冬室,越冬期间防止蚂蚁、老鼠危害;越冬苏醒后,第一周集中饲喂,开始相互咬架时,分别单独关养做窝,待有20-30只工作蜂时,移到野外饲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