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如何养殖?草鱼如何养殖?
1、草鱼如何养殖?
以养殖草鱼为主,混养其他鱼类!这种混养类型,主要对草鱼(包括团头鲂)投喂草类,利用草鱼、鲂鱼的粪便肥水,产生大量腐屑和浮游生物,养殖鲢鱼、鳙鱼。由于青饲料较容易解决,成本较低,已成为我国最普遍的混养类型。 亩放养大规格鱼种,当年上市销售! 放养规格500~750克每尾草鱼鱼种60尾,团头鲂50克以上鱼种200尾,鲢鱼150克左右鱼种300尾,还同时混养200克的鳙鱼100尾,鲤鱼和鲫鱼300尾!这样的亩产量将达到1000斤以上,当然需要投饵和增氧,还要严格的管理! 具体养殖方法:
1、池塘施肥:池塘施肥是为了补充水中的营养盐类及有机物质,增加腐屑食物链和牧食链的数量,作为滤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以及草食性鱼类的饵料。池塘施肥有以下2种类型: (1)施基肥 (2)施追肥 (3)施肥方法 1.以有机肥料为主,无机肥料为辅,“抓两头、带中间”的施肥原则。2.有机肥料必须发酵腐熟。3.追肥要量少次多,勤施少施。4.巧施磷肥,以磷促氮。(可以追施1定的磷肥,效果更好)
2、投饵:投喂量多质好的饵料,是养鱼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技术措施年投饵量。在投饵技术上,应实行“4定”投饵原则。 1.定质。 2.定量。3.定时。4.定位。 池塘管理的基本要求:水质保持“肥、活、爽”,投饵保持“匀、好、足”。肥:表示水中浮游生物量多,有机物与营养盐类丰富。活:表示水色经常在变化。水色有月变化和日变化(即上、下午和上、下风的变化)。表明浮游植物优势种交替出现,特别是鱼类容易消化的浮游植物数量多,质量好,且出现频率高。爽:表示池水透明度适中(25cm~40cm),水中溶氧条件好。匀:表示1年中应连续不断地投以足够数量的饵料。在正常情况下,前后两次投饵量应相差不大。好:表示饵、肥料的质量。足:表示施肥投饵量适当,在规定的时间内鱼将饲料吃完,不使鱼过饥过饱。 池塘管理的基本内容 池塘日常管理应做好以下工作:1.经常巡视池塘,观察鱼类动态。.做好鱼池清洁卫生工作。3.根据天气、水温、季节、水质、鱼类生长和吃食情况确定投饵、施肥的种类和数量。并及时做好鱼病防治工作。4.撑握好池水的注排,保持适当的水位,做好防旱、防涝、防逃工作。5.做好全年饲料、肥料需求量的测算和分配工作。6.种好池边(或饲料地)的青饲料。7.合理使用渔业机械,搞好渔机设备的维修保养和用电安全。8.做好池塘管理记录和统计分析。 池塘水质管理: (1)及时加注新水:经常及时地加水是培育和控制优良水质必不可少的措施。对精养鱼池而言,加水有4个作用:1.增加水深。2.增加了池水的透明度。3.降低藻类(特别是蓝藻、绿藻类)分泌的抗生素。4.直接增加水中溶解氧 使池水垂直、水平流转,解救或减轻鱼类浮头并增进食欲。 (2)防止鱼类浮头和泛池 (3)合理使用增氧机 (4)采用水质改良机,充分利用塘泥。
2、草鱼如何养殖?
以养殖草鱼为主,混养其他鱼类!这种混养类型,主要对草鱼(包括团头鲂)投喂草类,利用草鱼、鲂鱼的粪便肥水,产生大量腐屑和浮游生物,养殖鲢鱼、鳙鱼。由于青饲料较容易解决,成本较低,已成为我国最普遍的混养类型。 亩放养大规格鱼种,当年上市销售! 放养规格500~750克每尾草鱼鱼种60尾,团头鲂50克以上鱼种200尾,鲢鱼150克左右鱼种300尾,还同时混养200克的鳙鱼100尾,鲤鱼和鲫鱼300尾!这样的亩产量将达到1000斤以上,当然需要投饵和增氧,还要严格的管理! 具体养殖方法:
1、池塘施肥:池塘施肥是为了补充水中的营养盐类及有机物质,增加腐屑食物链和牧食链的数量,作为滤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以及草食性鱼类的饵料。池塘施肥有以下2种类型: (1)施基肥 (2)施追肥 (3)施肥方法 1.以有机肥料为主,无机肥料为辅,“抓两头、带中间”的施肥原则。2.有机肥料必须发酵腐熟。3.追肥要量少次多,勤施少施。4.巧施磷肥,以磷促氮。(可以追施1定的磷肥,效果更好)
2、投饵:投喂量多质好的饵料,是养鱼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技术措施年投饵量。在投饵技术上,应实行“4定”投饵原则。 1.定质。 2.定量。3.定时。4.定位。 池塘管理的基本要求:水质保持“肥、活、爽”,投饵保持“匀、好、足”。肥:表示水中浮游生物量多,有机物与营养盐类丰富。活:表示水色经常在变化。水色有月变化和日变化(即上、下午和上、下风的变化)。表明浮游植物优势种交替出现,特别是鱼类容易消化的浮游植物数量多,质量好,且出现频率高。爽:表示池水透明度适中(25cm~40cm),水中溶氧条件好。匀:表示1年中应连续不断地投以足够数量的饵料。在正常情况下,前后两次投饵量应相差不大。好:表示饵、肥料的质量。足:表示施肥投饵量适当,在规定的时间内鱼将饲料吃完,不使鱼过饥过饱。 池塘管理的基本内容 池塘日常管理应做好以下工作:1.经常巡视池塘,观察鱼类动态。.做好鱼池清洁卫生工作。3.根据天气、水温、季节、水质、鱼类生长和吃食情况确定投饵、施肥的种类和数量。并及时做好鱼病防治工作。4.撑握好池水的注排,保持适当的水位,做好防旱、防涝、防逃工作。5.做好全年饲料、肥料需求量的测算和分配工作。6.种好池边(或饲料地)的青饲料。7.合理使用渔业机械,搞好渔机设备的维修保养和用电安全。8.做好池塘管理记录和统计分析。 池塘水质管理: (1)及时加注新水:经常及时地加水是培育和控制优良水质必不可少的措施。对精养鱼池而言,加水有4个作用:1.增加水深。2.增加了池水的透明度。3.降低藻类(特别是蓝藻、绿藻类)分泌的抗生素。4.直接增加水中溶解氧 使池水垂直、水平流转,解救或减轻鱼类浮头并增进食欲。 (2)防止鱼类浮头和泛池 (3)合理使用增氧机 (4)采用水质改良机,充分利用塘泥。
3、养殖4大家鱼中后期要注意什么
4大家鱼是我国的传统养殖品种,虽然近年来都在提倡调整养殖结构,各种特种水产也不断呈现,但由于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的因素,多数小渔户不敢冒险改变养殖品种。因此,如何提高4大家鱼的养殖效益、增加渔民的经济收入,是目前1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1、放养前的准备 每667平方米(1亩)用生石灰125公斤(4个鱼池)彻底清塘消毒,5天后进水。 施足基肥,每个池塘施基肥为全年施肥量的1/3~1/2。 确定1号塘[5336平方米(8亩)]为存鱼塘,适当密放,规格较小。2号塘[5669.5平方米(8.5亩)]、3号塘[8004平方米(12亩)]、4号塘[6536.6平方米(9.8亩)]适当稀放,放养规格较大。
2、鱼种放养 鱼种放养时用3%的盐水浸泡鱼体,草鱼进行免疫。2号、3号、4号塘的年终首次放养模式如表1:
3、饲养管理 此种放养模式要求平时多起铺。每年起捕5次,主要集中在中秋节之前上市,因为这时市场上鲢、鳙鱼价格较高(年终肥水鱼价格较低,留待第2年5月份再卖)。每次起捕后,都要从1号塘分1部分鱼到2号、3号、4号塘,要保证3个塘口有1定的载鱼量。
4、起捕和效益情况 各塘分别于5月、6月、7月、8月、9月和年终起捕上市。 经核算,4个鱼池每667平方米纯利约1268元,比其他未采取该养殖模式的鱼塘多200多元。
5、总结分析 由上可以得出,轮捕轮放时改1次放养多次起捕为多次放养多次起捕,其优点较多: 1.放养密度较稀,生长快 因是多次放养,因此,年初放养时,鱼类规格适当加大,特别是平时上市较多的鲢、鳙鱼,密度放稀,这样鱼类生长速度较快。开春后,鱼类进入生长期不久就可起捕上市,再根据池塘内的容鱼量适当补放鱼种。1般每年都要起捕5次以上,主要集中在中秋节前。 2.上市规格较大,价格高 因放养密度稀、生长快,所以每次起捕上市的规格比其他池塘内的鱼都要大,价格相对来说要高出0.4元/公斤,鲢、鳙鱼重量可达1.5公斤/尾以上,价格可达8~12元/公斤,其经济效益就可想而知。 3.起捕次数较多,鱼病少 前几年各地都报道有鲢、鳙、鳊、鲫的暴发性出血病发生,而且多数从大规格鱼开始死亡,特别是高温季节,即使平时鱼病已被控制,但拉网起捕往往会引起大批鱼死亡,因此各养殖户在高温季节都不敢开网起捕。而多次放养、多次起捕的模式因生长快,起捕次数多,大规格鱼都已上市,而留在池塘内的鱼也经过多次操作锻炼已经适应,因为拉网起捕时基本无鱼死亡现象,实践证明在整个养殖周期内只要做好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就可以了。 4.养殖周期较短,资金周转快 这种放养模式基本上每20天至1个月就起捕1次,资金回笼快,利用平时鲢、鳙鱼的收入购买饲料,减轻了养殖时1次性的投资成本。 5.水体利用率高,成本低 实践证明这种放养模式比1次放养、多次起捕的出塘率高、产量高、经济效益大,从而能更好地利用水体从事水产养殖,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水体的利用率,因而也降低了养殖成本。 当然要使这种放养殖模式达到最好的效益,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最好是3个6670平方米(10亩)左右的池塘配套1个5336平方米(8亩)左右的存鱼塘,作为平时起捕后鱼种的供应池。这1存塘鱼可放密些,至中秋节最后1次分塘后,塘内正好达到适当的容鱼量。 2.要施足基肥,保证开春后鱼类能迅速生长,1般基肥数量为常年施肥量的1/3~1/2。 3.勤施追肥,因为鱼类生长快,消耗水中浮游动植物多,水质容易变清,因此,要根据水色勤施追肥,保证鲢、鳙鱼有足够的饵料。 4.每次起捕后,要根据起捕量的多少适时补充鱼种,否则会因水体载鱼量过少而浪费水体,影响整体的经济效益。
4、鲢鳙鱼在不投喂饲料的正常生长状态下,1年能长多重?
鲢鳙鱼1年大概有1斤左右。养殖技术: 苗种放养:以往湖泊、水库鳙鱼的放养规格1般是13.2㎝左右大规格鱼种,在现代技术条件下,要求0.15—0.5公斤/尾甚至1.0kg大规格鱼种。放养时间:应选择在水温5~10℃的冬季或初春时进行。此时有利于鱼种的高密度运输,可以减轻运输中的伤亡;鱼种和凶猛鱼类的活动能力减弱,凶猛鱼类对放养鱼种的危害也相对减轻。放养地点:应选择在水库上游水浅、避风、向阳的肥沃库湾处。这样,远离水库下游的溢洪道、泄洪洞,放养鱼种的逃逸机会可以减少,对大水面环境的适应时间可以缩短,生长可以加快,存活率可得到提高。放养天气:应选择在风和日丽的日子,不要在刮大风、下雪、结冰的日子放养。检疫与消毒:鱼种放养入库前必须进行鱼病检疫和鱼种消毒。严禁放养带有传染病的鱼种入库。精心操作:经长途运输的鱼种运到水库后,应先用库水缓缓加进装鱼容器中,待容器内水温与库水温差不大时,再将鱼种慢慢地投放入库。食性分析天然环境的低水平养殖条件下,鳙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必须提供大量的有机肥来培养大型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及腐殖质,在水体缺乏大型浮游生物时,把有机肥中的腐殖质作为花鲢的主要饵料。在肥水条件下浮游生物主要是个体大于50微米的直链硅藻、甲藻、隐藻、大型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种类,正好是鳙鱼的滤食对象。
5、谁帮我算算养泥鳅的利润和前期养殖成本计算?
1、水泥池效益分析:1个10平方米的水泥池建设费用300-400元,种苗可投放30斤,收购1斤泥鳅苗9-10元,泥鳅苗安10元计算:30斤×10元/斤=300元;饲料自己配制:每增重1斤泥鳅所耗饲养成本1.1元,经4个月的饲养我们按4倍来计算,饲养成本在4.4元,饲料成本396元,药物15元,1个10平方米的水泥池总投资1100元,可产泥鳅120斤,短短4个月时间产值1440元,年纯利:(1440元(产值)-300元(种苗)-396元(饲养成本)-15元(药物)=729元纯利)。每亩可建50个10平方米的池子,1亩年产量泥鳅可达6000斤,每斤价格12元,产值7.2万元。减去成本,每亩获利3.6万元以上。 网箱效益分析 每亩池塘设置50 口网箱,网箱所花费用3000 元(使用3 年,每年折300 元),每亩用种苗1000斤,每斤10元,计10000元,饲料费12000元,药物以及其他的开支750 元,每亩投入总成本约25750元。每亩产泥鳅4000斤,每斤价格12元,总收入48000 元。减去成本,每亩获利22250元,。加上网箱外花白鲢及青虾收入更高。
2、泥鳅并不难养殖,但关键是要学好技术。听说湖南怀化市新民生态养殖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养殖黄鳝、泥鳅、4大家鱼、养猪、养鸡、蚯蚓、黄粉虫,另向外提供优质的皇竹草种,公司面向全国开展生态养殖技术培训。具体不知道这公司好不好,但公司老总上过中央台的科技苑节目,应该是非常有实力吧。
3、网箱养殖泥鳅投资1亩地的成本为25750元。具体费用先看1个网箱的费用:1个网箱60元;需购20斤野生泥鳅,计200元;饲养4-6个月后增重4-6倍,至少可达80斤,每增重1斤花费4元饲料成本,总饲料成本即为240元,如果大量采用自己繁育的蚯蚓作饲料可降低成本20%;药物费用15元;以上共计515元。
6、养殖4大家鱼中后期要注意什么
4大家鱼是我国的传统养殖品种,虽然近年来都在提倡调整养殖结构,各种特种水产也不断呈现,但由于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的因素,多数小渔户不敢冒险改变养殖品种。因此,如何提高4大家鱼的养殖效益、增加渔民的经济收入,是目前1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1、放养前的准备 每667平方米(1亩)用生石灰125公斤(4个鱼池)彻底清塘消毒,5天后进水。 施足基肥,每个池塘施基肥为全年施肥量的1/3~1/2。 确定1号塘[5336平方米(8亩)]为存鱼塘,适当密放,规格较小。2号塘[5669.5平方米(8.5亩)]、3号塘[8004平方米(12亩)]、4号塘[6536.6平方米(9.8亩)]适当稀放,放养规格较大。
2、鱼种放养 鱼种放养时用3%的盐水浸泡鱼体,草鱼进行免疫。2号、3号、4号塘的年终首次放养模式如表1:
3、饲养管理 此种放养模式要求平时多起铺。每年起捕5次,主要集中在中秋节之前上市,因为这时市场上鲢、鳙鱼价格较高(年终肥水鱼价格较低,留待第2年5月份再卖)。每次起捕后,都要从1号塘分1部分鱼到2号、3号、4号塘,要保证3个塘口有1定的载鱼量。
4、起捕和效益情况 各塘分别于5月、6月、7月、8月、9月和年终起捕上市。 经核算,4个鱼池每667平方米纯利约1268元,比其他未采取该养殖模式的鱼塘多200多元。
5、总结分析 由上可以得出,轮捕轮放时改1次放养多次起捕为多次放养多次起捕,其优点较多: 1.放养密度较稀,生长快 因是多次放养,因此,年初放养时,鱼类规格适当加大,特别是平时上市较多的鲢、鳙鱼,密度放稀,这样鱼类生长速度较快。开春后,鱼类进入生长期不久就可起捕上市,再根据池塘内的容鱼量适当补放鱼种。1般每年都要起捕5次以上,主要集中在中秋节前。 2.上市规格较大,价格高 因放养密度稀、生长快,所以每次起捕上市的规格比其他池塘内的鱼都要大,价格相对来说要高出0.4元/公斤,鲢、鳙鱼重量可达1.5公斤/尾以上,价格可达8~12元/公斤,其经济效益就可想而知。 3.起捕次数较多,鱼病少 前几年各地都报道有鲢、鳙、鳊、鲫的暴发性出血病发生,而且多数从大规格鱼开始死亡,特别是高温季节,即使平时鱼病已被控制,但拉网起捕往往会引起大批鱼死亡,因此各养殖户在高温季节都不敢开网起捕。而多次放养、多次起捕的模式因生长快,起捕次数多,大规格鱼都已上市,而留在池塘内的鱼也经过多次操作锻炼已经适应,因为拉网起捕时基本无鱼死亡现象,实践证明在整个养殖周期内只要做好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就可以了。 4.养殖周期较短,资金周转快 这种放养模式基本上每20天至1个月就起捕1次,资金回笼快,利用平时鲢、鳙鱼的收入购买饲料,减轻了养殖时1次性的投资成本。 5.水体利用率高,成本低 实践证明这种放养模式比1次放养、多次起捕的出塘率高、产量高、经济效益大,从而能更好地利用水体从事水产养殖,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水体的利用率,因而也降低了养殖成本。 当然要使这种放养殖模式达到最好的效益,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最好是3个6670平方米(10亩)左右的池塘配套1个5336平方米(8亩)左右的存鱼塘,作为平时起捕后鱼种的供应池。这1存塘鱼可放密些,至中秋节最后1次分塘后,塘内正好达到适当的容鱼量。 2.要施足基肥,保证开春后鱼类能迅速生长,1般基肥数量为常年施肥量的1/3~1/2。 3.勤施追肥,因为鱼类生长快,消耗水中浮游动植物多,水质容易变清,因此,要根据水色勤施追肥,保证鲢、鳙鱼有足够的饵料。 4.每次起捕后,要根据起捕量的多少适时补充鱼种,否则会因水体载鱼量过少而浪费水体,影响整体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