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鳢人工养殖技术,生鱼的水产养殖

月鳢人工养殖技术



1、月鳢人工养殖技术

1、池塘选择与消毒

2、苗种放养

3、饲养投喂

4、水质管理

5、鱼病防治 月鳢在野生状态下极少发病,但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病原体极易传染月鳢。 晕头病该病多见于体长4厘米以下鱼苗,流行季节为3~7月。此病发病迅速,死亡率在90%以上,是苗种阶段危害性最大的暴发性鱼病。发病初期,病鱼停食,体色发黑,群集在池角,严重时在水中窜游,急剧挣扎或旋转狂游后下沉池底死亡。目前此病病原尚未清楚,也无治疗方法,主要是加强养殖设施、工具、鲜活饵料的消毒及不从发病场引进鱼苗;换水时注水不可太急,温差不得大于±2℃,换水后要及时泼洒5ppm2氧化氯。 烂肉病此病多见于体长4厘米以上的鱼种和成鱼,全年均可发生。此病传染快,故有“红色瘟疫”之称。在鱼体损伤、养殖密度过大、水质恶化或水温变化大等不良条件下易引发此病。病鱼体表斑块状充血,鳞片脱落,以后真皮组织发生溃疡,开始呈红色,后坏死变白,严重时可烂到肌肉或骨骼,尾部溃烂腐败。防治以5~10ppm2氧化氯或0.3ppm百毒净化水后全池泼洒,若病情严重,隔两天后再泼洒1次。 至于年轮虫病、水霉病、水瓜虫病等可参见其它鱼种防治方法加以防治。

生鱼的水产养殖



2、生鱼的水产养殖

养月鳢得注意什么啊



3、养月鳢得注意什么啊

月鳢(Channa asiatica) 属鲈形目,攀鲈亚目,鳢科,鳢属。 俗称:广东称:7星鱼、山花鱼、山斑鱼、点秤鱼、秤星鱼、星光鱼;广西称:星鱼、张公鱼;台湾称:右代。 英文名:Snakehead,Chinafish 。 月鳢的庭院养殖技术: 1 造好鱼池 选择院内或房前屋后的闲地建造,土地或水泥池均可。池形因地而宜,方形、长方形都可。池面积不宜太大,1般为50-60m2;池水深80-100cm,池壁高于水面50cm、或在水面以上用纱窗沿池围栏,其高度为50-100cm,以防月鳢跃出逃走。若建造的是水泥池,4壁要光滑,以防鱼体擦伤;池底还要有20-30cm的泥深。池设进、出水口,装好拦鱼设施。 2 合理投放 放养密度的根据主要是水质和饵料。水活饵丰则多放,否则少放。但1般按每m2 投放3-5cm规格的鱼种30-40尾。并要求放养规格整齐1致,活泼健壮。这样,其个体生长才会均匀,有利提高生长速度和成活率。若饲养得当,1般在春季投放的当年苗种,养殖到当年底,可长到100g 以上。 3 科学投饵 体长在10cm以下的鱼种,可用螺蚌肉绞成肉糊投喂,若有条件,最好投喂1些活水蚤或水蚯蚓。体长在10cm以上,其摄食能力增强,可改投干杂鱼。投饵应按“4定”原则。即定时:日投两次,上、下午各1次;定量:日投饵量占鱼体的8%-10%;定质:饵料必须新鲜可口,而不能投喂质变发霉或质硬不易消化的饲料,同时,饵料的颗粒大小也要适宜,以利鱼类摄食;定位:固定投饵点,并设置好饵料台,这有利于提高饵料利用率和便于观察并掌握鱼类摄食情况,实施科学投饵。 4 精心管理 月鳢有大鱼吃小鱼的特点,因此,除了前面提到的放养规格要整齐1致外,饲养到1段时间后,便要及时分养,并按不同规格分池养殖。管理上要突出抓好两点:1是要经常保持水质清新;2是要保持适宜深度。同时,用水面的1/3培植水葫芦、水浮莲。这样既利月鳢的栖息避暑,又利净化水质。平时,还要坚持巡塘,做好防旱、防汛、防盗、防逃、防病和防敌害等工作。在防病上,因为月鳢抗痛力较强,所以只要严格按要求操作,并定期用药做好水体消毒和灭虫,1般少有病害发生。

山斑鱼的养殖技术



4、山斑鱼的养殖技术

山斑鱼又名花星鱼,7星鱼,秤星鱼,中公鱼,学名月鳢。山斑鱼适应性强,便于养殖,可砌池亦可鱼塘养殖。根据实验总结:山斑鱼养殖必须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要待清塘药物的药效完全消失后方可放鱼下塘。

2、放鱼同时,装鱼苗容器的水温与鱼塘水温的温差不应超过3摄氏度,如温差太大,应予调节水温后后才放鱼苗下塘。

3、鱼塘苗应在池塘上风处投放,用手拨水面后把装鱼苗的容器倾斜于水中,缓慢地将鱼苗倒入水中。 (1)症状:发病初期,病鱼停食,体色发黑,群集在池角。严重时在水中窜游,急剧挣扎或旋转狂游后下沉池底死亡。此病原尚未清楚。 (2)危害和流行情况:该病多见于体长4厘米之前的当年鱼苗,流行季节为3—7月,4—5月大流行。此病发病迅速,传染快,发病、死亡率在90%以上,是月鳢苗种阶段危害性最大的暴发性鱼病。 (3)防治方法:目前尚无治疗方法。主要采用以下预防措施: A.养鱼设施和工具要严格消毒。投喂的活饵料也要消毒后再投喂。不从发病的养殖场运进鱼卵和鱼苗”。 B.换水时,注水不可太急;水温温差不得大于士2℃。每次换水后要及时泼洒2氧化氯,使池水成5PPM。或者以0.4PPM的呋喃唑酮全池泼洒。或者用生石灰化水泼洒,使池水ph值在7—8。 (1)症状:体表斑块状充血,鳞片脱落,以后真皮组织发生溃疡,溃烂处开始呈红色,以后坏死变白。严重时可烂到肌肉或骨路,尾部溃烂腐掉。体表各处都可发生,严重时遍及全身。 (2)危害和流行情况:此病多见于体长4厘米以上的鱼种和成鱼、全年均可发生。发病后自身传染性大,其交叉感染也比较严重。此病传染快,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在50%以上,故有“红色瘟疫”之称。在鱼体损伤、养殖密度过高、水质恶化或水温变化大等不良条件易引发此病。 (3)防治方法: A.以5110PPM2氧化氯或0.3PPM百毒净化水后全池泼洒,若病情严重,隔2天后再泼洒1次。当水质恶化时,可增泼10PPM的水净剂。 B.全池泼洒呋喃唑酮使池水成0.511PPM浓度。 (1)症状:病鱼被车轮虫大量寄生后,不吃食,体色 变黑且消瘦,粘液增多,体表形成1层白膜。在池中离群独游,经常旋转,最终因衰竭而死亡。对月鳢菌种危 害较大。该病原体肉眼不可见,镜检则非常明显。 (2)防治方法: A.用0.7PPM硫酸铜全池泼洒。 B.用0.5PPM硫酸铜与0.2PPM硫酸亚铁合剂全池泼洒。 C.用苦楝树叶煎汁泼洒,使池水成30—45PPA浓度。 (1)症状:病鱼身体发黑,腹部胀大,体表无伤口有时肛门红肿。解剖可见肾脏充血、肿大、溃烂,挤压腹部有腥臭的浓液流出。发病池的鱼种喜群集在池角处。 (2)危害和流行情况:本病流行季节1般在5—9月份,发病水温为15—40℃,最适水温为25—30℃。多见于鱼苗鱼种阶段。病鱼死亡率在30—60%。长期投喂水蚯蚓的鱼池易发此病。 (3)防治方法: A.用0.3PPM百毒净或2—5PPM士霉素或10—20PPM氯霉素或0.210.5PPM呋喃唑酮全池拨洒。病情严重时,可连泼2天。 B.每天每公斤鱼加氯霉素30—50克到饵料中,喂5天。 C.每公斤饵料中加入2—3克氟哌酸和20克光合细菌,连喂5—7天。

生鱼的水产养殖



5、生鱼的水产养殖

乌鱼养殖吃什么???



6、乌鱼养殖吃什么???

乌鱼主要吃1些小鱼、小虾及1些碎肉。 另外,还可以使用豆饼、菜饼、鱼粉等1些人工饲料。 【乌鱼】 乌鱼,又名黑鱼、生鱼、鳢鱼、才鱼等,属鲈形目,鳢科。在我国,鳢科鱼类有两属:鳢属和月鳢属。鳢属内有乌鳢(及黑龙江亚种)、斑鳢、甲鳢、眼鳢、点鳢、鳢、纹鳢等7种,还有1种白色的;月鳢属仅有月鳢1种。目前作为养殖对象的是乌鳢和斑鳢。

1、分布范围 乌鳢除高原地区外,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及北至黑龙江1带,尤以湖北、江西、安徽、河南、辽宁等省居多。长江流域以南亦有,但较少见。乌鳢的黑龙江亚种主要分布于黑龙江流域的南部以及乌苏里江流域和兴凯湖、松花江等沼泽地带。斑鳢则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尤其是广东、广西、台湾、福建、云南等地较常见。

2、基本信息

1、乌鳢肉质细嫩,口味鲜美,且营养价值颇高,因而在国内外市场深受欢迎,是人们喜爱的上乘菜肴。

2、乌鳢对外界环境要求不严格,生活适应能力较强,即使在溶氧不足的水域中仍能生存。乌鱼在养殖上要求不高,生长迅速,运输方便,近年来随着国内养殖业的发展和国外贸易的需要,乌鱼渐成为特种养殖品种1族,乌鱼的养殖技术已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3、生物学特性

1、乌鱼身体前部呈圆筒形,后部侧扁。头长,前部略平扁,后部稍隆起。吻短圆钝,口大,端位,口裂稍斜,并伸向眼后下缘,下颌稍突出。牙细小,带状排列于上下颌,下颌两侧齿坚利。眼小,上侧位,居于头的前半部,距吻端颇近。鼻孔两对,前鼻孔位于吻端呈管状,后鼻孔位于眼前上方,为1小圆孔。鳃裂大,左右鳃膜愈合,不与颊部相连鳃耙粗短,排列稀疏,鳃腔上方左右各具1有辅助功能的鳃上器。

2、乌鳢体色呈灰黑色,体背和头顶色较暗黑,腹部淡白,体侧各有不规则黑色斑块,头侧各有2 行黑色斑纹。奇鳍黑白相间的斑点,偶鳍为灰黄色间有不规则斑点。

3、乌鳢鱼全身披有中等大小的鳞片,圆鳞,头顶部覆盖有不规则鳞片。侧线平直,在肛门上方有1小曲折,向下移2行鳞片,行于体侧中部,后延至尾基。

4、乌鳢背鳍颇长,几乎与尾鳍相连,无硬棘,始于胸鳍基底上方,距吻端较近。腹鳍短小,起点于背鳍第4-5根鳍条下方,末端不达肛门。胸鳍圆形,鳍端伸越腹鳍中部。臀鳍短于背鳍,起点于痛鳍第15-16根鳍条下方。尾鳍圆形。肛门紧位于臀鳍前方。

5、乌鳢鳔单室,细长,前端圆形,末端较尖,延至臀鳍基底上方。胃呈囊状,幽门垂2个,粗长,约为肠1/3。肠短双曲,长于体长2分之1。

6、乌鳢的黑龙江亚种主要特征为:背部颜色为深绿黑色,体侧有不规则黑绿色,背鳍和尾鳍与背部同色,胸鳍和臀鳍色浅。

7、乌鳢与斑鳢的主要差别是:乌鳢体较长,斑鳢钵较短;两者头顶部斑纹也有明显差别:乌鳢头顶部有7星状斑纹,斑鳢头顶部则呈近似"188"3个字之斑纹;此外,乌鳢的头比较尖长,更似蛇。

4、生活习性

1、乌鱼是营底栖性鱼类,通常栖息于水草丛生、底泥细软的静水或微流水中,遍布于湖泊、江河、水库、池塘等水域内。时常潜于水底层,以摆动其胸鳍来维持身体平衡。

2、性情:重感情,护子,雌雄偶配,可能在鱼类中是唯1的雌雄对制配偶.

3、乌鱼对水体中环境因子的变化适应性强,尤其对缺氧、水温和不良水质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当水体缺氧时,它可以不将头露出水面。借助在鳃腔内由第1鳃弓背面的上鳃骨和舌颌骨伸展出的骨片组成的鳃上器,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因此即使在少水和无水的潮湿地带,也能生存相当长时间。乌鱼的生存水温为0-41℃,最适水温为16-30℃。当春季水温达到8℃以上时,常在水体中上层活动;夏令季节活动于水体的上层;秋季水温下降到6℃以下时,游动缓慢,常潜伏于水深处;冬季水温接近0℃时,则蛰居在水底泥中停食不动。

4、乌鱼具有很强的跳跃能力。当天气闷热、下雨涨水时,乌鱼往往会跃出水面,沿塘堤岸逃逸;在有流水冲击时也会激起鱼跃而逃跑。若其生活的池塘饵料不足时,亦会向他池转移,转移时其身体似蛇形,缓缓向前移动。

5、食性

1、乌鱼为1种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且较为贪食。捕食对象随鱼体大小而异。体长3厘米以下的苗种主食挠足类、枝角类及摇蚊幼虫等,体长3-8厘米的苗种以水生昆虫的幼虫、蝌蚪、小虾、仔鱼等为食,体长20厘米以上的成鱼则以各种小型鱼类和青蛙为捕食对象(小型鱼类主要指鲫鱼、餐条、赤眼鳟、泥鳅及各种家幼鱼)乌鱼的游动速度快,但捕食1般不追赶猎物,而是隐藏于水草或其他隐蔽物附近,并高度注视4周的动静,1旦发现有鱼类等适口活饵游经附近时便迅速出击,1举捕获。乌鱼的摄食量大,往往能吞食其体长1半左右的活饵,胃的最大容量可达其体重的60%上下。据解剖,1条500克重的乌鳢,在较短时间内吞食10厘米长的草鱼种8尾。乌鱼还有自相残杀的习性,能吞食体长为本身3分之2以下的同类个体。其食量大小与水温有密切的关系。夏季水温高时相当贪食,摄食量大;当水温低于12℃时即停止摄食。

2、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当动物性饲料不足时,也能以豆饼、菜饼、鱼粉等人工配合饲料为食。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