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有海带吗,霞浦海带的中国海带 紫菜之乡霞浦
1、唐朝有海带吗
没有 关于我国海带的来源,现在被普遍接受的观点是:“海带不是我国的土著种,是1927年从日本北海道的函馆引入到中国大连,并逐渐扩散到烟台、青岛等地。”但这种观点缺乏确凿的实验生物学证据,该成果为我国海带溯源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该成果发表于《应用海藻学杂志》,第1作者是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单体锋。 1直要到20世纪20年代,海带才第1次被引入到中国北方沿岸。据曾呈奎的调查,最早的海带是从北海道和本州岛北部无意被带到大连附近海域的,并在海底自然繁殖成功。 1930年,1位叫大槻洋4郎的日本学者在考察了这些在大连逸生的海带之后,认为这里可以发展海带养殖业,于是又特地从北海道引入新的海带种系,开始正式养殖。大槻洋4郎对海带养殖做了革新,改传统的投石法养殖为筏式养。
2、霞浦海带的中国海带 紫菜之乡霞浦
2009年6月5日,霞浦县被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授予“中国海带之乡”“中国紫菜之乡”称号。这是讫今全国唯1被授予此称号的县份。
1、霞浦海带的历史渊源据霞浦县志记载,霞浦县沿海水域在低潮线下2-3米深度岩石上分布有野生海带。20世纪40年代,3沙镇沿海和海岛乡农(渔)民开始0星采收养殖,使霞浦成为南方最早采养海带的县份。1957年,霞浦县开始在3沙镇3澳和溪南东安开展试验性养殖,1958年,试养5亩海带获得成功,同年根据国家水产部《关于大力开展海带养殖的指示》,将养殖海带列为“大跃进”主要项目。1960年,闽东海带。
3、烟台长岛海带喜获丰收,国产海带大多产自哪里?
长岛县大钦岛,海产品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的海带养殖生产基地。具有是“中国海带之乡”的美誉,长岛旅游海带养殖成为海洋经济支柱产业之1。长岛海域水深流急,生长的海带体长,平直部宽,色泽好,可谓我国最好的海带品种。 海带养殖是长岛的主导优势产业,有着50多年的养殖历史,由于品质优良,1978年获得了全国科技大会奖和法国科技博览会金奖。30多年来,长岛渔民加工出口的海带每年都达到千吨以上,占全国海带出口总量的3分之2强,今年更是完成了1500吨出口菜的规模,同比增长近30% 。海带作为1种海洋藻类。
4、海带最先是谁发现可以吃的?
海带属于冷水性大型藻类植物,适养区比较狭窄,威海海域,就是中国海带自然繁殖的南限。海带的这种特性,成全了威海,造就了1个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海带生产基地。目前,威海的海带养殖水面达到1万公顷,平均年产海带(晒干)20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50%,最多年份占70%以上。威海养殖的海带,藻体大而肥厚,其营养价值也明显优于野生海带和其他水域的产品。科学家们发现,每100克海带中,含钙1177毫克,含铁150毫克,海带是人类摄取钙、铁的宝库;海带含碘丰富,1般成年人日需要的碘为150微克左右,而100克海带中,含碘元素240毫克;海带所含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是菠菜的几倍到几十倍,胡萝卜素、核黄素、硫胺素以及尼克酸等重要维生素的含量也很多;海带几乎不含脂肪而含大量。
5、海菜的奉献者曾呈奎是谁?
中国原来不产海带,野生的紫菜也十分罕见。而今,中国却成为世界上产海带的第1大国,紫菜产量也位居世界第3。奇迹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呢?这首先归功于海洋生物学家曾呈奎。 中学时代,曾呈奎眼见贫苦人民在饥饿线上挣扎,就立志要改造中国的农业,因此给自己起号“泽农”。从厦门大学毕业后,他留校工作。这期间,他对海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他的“泽农”理想就定位在“耕海”上了。他说:“我要为人们饭桌上添几道菜。”他确实做到了,海带和紫菜就是他奉献给人们的两道美味的海菜。 对于开发海带和紫菜,曾呈奎有长期深厚的科学积累。从1933年1月发表首篇科学论文《厦门的海藻及其他经济海藻》至今,曾呈奎已发表论文260余篇,主编或合作主编专著9部。新中国成立前,。
6、海带是生长在日本北海道的藻类,为何会出现在中国?
海带是生活在白令海峡和日本北海道沿岸的冷水性藻类,柔韧而长如带子,故得其名。 因偶然的机会,附着在船底,被带到了中国,在1927年大连第1次发现有自然生长的海带亩,随后建立起第1个养殖场,解放后,随着人工养殖技术的推广,海带遍布江南各省沿海。 海带貌不惊人,却有“海上蔬菜”、“长寿菜”、“含碘冠军”之美誉,海带可做菜肴食用,凉拌、煨汤无不各得其所! 有相关资料表明,日本人食用海带历史长,日本妇女患乳腺癌的发病率低,故海带有防癌作用;又据日本北里大学山本1郎教授报道,海带对抑制大肠癌有比较明显的效果。其治癌成分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