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养殖池塘早晚ph值不一样是什么原因,水产养殖ph值高能施尿素吗?

泥鳅养殖池塘早晚ph值不1样是什么原因



1、泥鳅养殖池塘早晚ph值不1样是什么原因

泥鳅的人工养殖已越来越为广大养殖户所接受,但由于养殖泥鳅的池塘1般较浅,且多为静水状态,所以养殖水质容易恶化,因此,放养密度要恰当,并经常加注新水,以保持水质清新。   泥鳅对水质的要求不高,但被农药污染或化学药物浓度过高的水域不能作为养殖用水。泥鳅对水质的要求不高但并不是说没有要求,泥鳅池水质要求总体如下:“肥、活、嫩、爽”,水的PH值在6.5-7.5之间。   泥鳅放养后,根据水质情况适时施用追肥,以保持水质1定的肥度,使水体始终处于活、爽的状态。除了要有足够的水量之外,还要具备相应的水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含适量的溶解盐类;溶氧丰富,几乎达到饱和;含适量植物营养物质及有机物质;不含有毒物;pH在7左右。 泥鳅的生长好坏和水中溶氧量呈正比,水中溶氧量高时,泥鳅摄食旺盛,泥鳅的耗氧量也随着增加,新陈代谢随之加快,有利于泥鳅的生长。

水产养殖ph值高能施尿素吗?



2、水产养殖ph值高能施尿素吗?

水产养殖ph值高1般不施尿素,调节水体的pH值除直接加入化学药物中和外(如生石灰、PP粉),最简易的方法是增大溶氧量,为浮游植物、水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适宜的环境;其次是经常检查pH值的高低,做到及时调节,保证鱼虾生长的良好环境。

PH对水质及养殖生产的影响是什么



3、PH对水质及养殖生产的影响是什么

pH是养殖水质状态的晴雨表,通过监测pH,可以深入解读水质及鱼虾的状态,进而采取相应的技术调控措施,是养殖水质管理的重要手段。(1)酸性水(pH小于6.5)对水质的影响浮游动植物不易繁殖,水体透明度会加大,易引起缺氧。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受到抑制,影响整个水体的物质代谢和转换。增大了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毒性,但减轻了氨的毒性。pH低于6时,水中90%以上的硫化物以硫化氢的形式存在,大大增加了硫化物的毒性。(2)酸性水(pH小于6.5)对养殖生物的影响使鱼虾血液的pH下降,削弱其载氧能力,造成生理性缺氧。鱼虾代谢急剧下降,使鱼虾长期处于饥饿状态。pH过低(小于4)时,会直接造成鱼虾死亡。长时间pH过低,会引起鱼鳃部溃烂,引起浮头。鱼类酸中毒的表现是体色明显发白。同时,水生植物呈现褐色或白色,水体中会存在很多死藻或濒死的藻细胞。(3)碱性水(pH大于9)对水质的影响水中蓝绿藻等有害浮游植物会繁殖过盛,增大水体毒性。急剧增大氨的毒性,pH高于8.8时,水体中的铵会以分子氨(NH3)的形式存在,分子氨对鱼虾是剧毒的。(4)碱性水(pH大于9)对养殖动物的影响造成鳃部腐蚀,鳃呈充血状,出现白鳃、黑鳃等,鳃部有大量分泌凝结物。体表有大量黏液,甚至可以拉成丝。鱼类碱中毒的表现因刺激而狂游乱窜,水体中存在许多死藻或濒死藻细胞。

PH值对水产养殖的影响是什么?以及如何调节PH值?



4、PH值对水产养殖的影响是什么?以及如何调节PH值?

pH值(即酸碱度)是水质的重要指标,也是决定产品质量和产量的重要因素。(1)养殖水产生物能够安全生活的pH值范围:大致是6.5~9,而最适宜的范围为弱碱性,即pH值在7~8.5之间。pH值超出1定范围高限为9.5~1

0、低限为4~5会直接造成养殖水生生物的死亡。pH值虽在安全范围内,但当超出最适范围时也会影响鱼类的生命活动,从而影响到养殖的产量和效益。实践证明鱼在酸性条件下,水体中鱼类对传染性鱼病特别敏感,呼吸困难(即使水中并不缺氧),对饲料的消化率低,生长缓慢。(2)ph出现异常的原因:值偏高或过高的原因:

1、新水中已有1定数量的藻类,但水质还没有稳定,往往会偏高。

2、蓝绿藻含量丰富的水体由于光合作用很强烈,到下午5点钟左右,pH值往往会升到9.5以上。

3、受碱性物质污染的水体pH值偏高。pH值偏低或过低的原因:养殖时间较长的池水透明度高(因为藻类减少而透明度高),光合作用不强,pH值偏低,甚至中午还达不到7.50,受酸性物质污染的水体pH值也会偏低。(3)调节ph出现异常的处理方法:

1、经常检测水体pH值的变动,最好每天早晚各—次,1旦出现异常就要及时找出原因,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2、新水池塘最好等水质稳定后再放鱼种。

3、出现蓝绿藻要及时用蓝博控制或更换池水,追施水产专用肥培养新的藻相。

4、养殖时间过久的池子,淤泥的有机质太多,这时就要适当增加换水量。

5、当pH值—直很高,可用醋酸降低pH值。 pH值高了,大家都觉得问题不大,如果要调低,也知道加淡水这种方法,而有些时候受条件限制,根本无法完成。1般pH值过高出现在养殖早期,原因是肥水的藻类光合作用活跃,有机物的含量少等,加淡水是好方法之1,另外可以添加微生物制剂产品调节水质。

6、盐碱地的pH值调节的办法:a.尽量不使用高pH值和较高碱度的水源,如有条件可采用换水的办法,防止池水的pH值过高。b.盐碱底质土壤的鱼池,不宜施用生石灰进行清塘和消毒,防止pH值上升,可用降酸灵处理。c.鱼池中要除去大型藻类如蓝藻和轮藻等,减少光合作用,避免pH值大幅度增高,因为藻类在高温和强烈的阳光照射下进行旺盛的光合作用,使水体短期内pH值大幅度提高。d.控制浮游植物的过度繁殖,可用杀藻剂进行全池泼洒。

5、紧急解救措施用适量醋酸和水质保护解毒剂,以中和pH值,防止碱中毒与氨中毒。

7、当PH过低时的处理 :当pH值过低时,大家都比较容易想到用石灰或换新水,使用石灰和换新水都可以十分有效地提高pH值,但是这两种方法并非什么时候都可行,有时也不十分稳定; 1种相对安全的方法:就是适当追肥。pH值偏低1般出现在养殖中后期,因有机物含量较多(生物氧化这些有机物会释放出较多2氧化碳,促进PH降低),另外藻类老化光合作用弱所致pH值低,直到pH值上升到所需的水平,水深的养殖池将水位降低效果会更好(增加光照强度,增强光合作用),追肥还能预防中后期养殖的缺氧问题(光合作用增氧)。

泥鳅养殖池塘早晚ph值不1样是什么原因



5、泥鳅养殖池塘早晚ph值不1样是什么原因

泥鳅的人工养殖已越来越为广大养殖户所接受,但由于养殖泥鳅的池塘1般较浅,且多为静水状态,所以养殖水质容易恶化,因此,放养密度要恰当,并经常加注新水,以保持水质清新。   泥鳅对水质的要求不高,但被农药污染或化学药物浓度过高的水域不能作为养殖用水。泥鳅对水质的要求不高但并不是说没有要求,泥鳅池水质要求总体如下:“肥、活、嫩、爽”,水的PH值在6.5-7.5之间。   泥鳅放养后,根据水质情况适时施用追肥,以保持水质1定的肥度,使水体始终处于活、爽的状态。除了要有足够的水量之外,还要具备相应的水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含适量的溶解盐类;溶氧丰富,几乎达到饱和;含适量植物营养物质及有机物质;不含有毒物;pH在7左右。 泥鳅的生长好坏和水中溶氧量呈正比,水中溶氧量高时,泥鳅摄食旺盛,泥鳅的耗氧量也随着增加,新陈代谢随之加快,有利于泥鳅的生长。

养殖前期水体pH值高(9.0以上)是什么原因



6、养殖前期水体pH值高(9.0以上)是什么原因

pH值是水质好坏的综合指标。在养殖管理中,要坚持每天早、晚2次测定pH值,早晚相差不要超过0.5,最适pH为7.5—8.5。  pH值偏低,容易造成对虾呼吸困难,甚至出现黄鳃、肿鳃等不良现象,同时,酸性大,溶解氧含量降低,使硫化氢、亚硝酸盐毒性加大,导致细菌大量繁殖,引发虾病。  虾池pH值偏低的原因:  1是虾塘底质呈酸性。  2是池底腐败物积累多和水生生物呼吸作用产生大量2氧化碳及其它酸性物质,溶于水中导致pH值下降。  3是使用化肥过多,使底质呈酸性。  4是雨水过多,使池水出现“酸雨”现象等等。  处理法:  底质酸性虾塘和大雨过后,池水呈酸性,应用生石灰中和酸性和净化消毒水质。  底质含有2硫化铁,经常有“铁锈水”浸出的虾塘,要使用解毒灵。  池底腐败物沉积多,有条件的虾塘要首先排污换水;第2是用全效底改片;第3是用小苏打中和2氧化碳。  pH值偏高,容易造成对虾脱壳困难,食欲减退,生长缓慢,同时,碱性大,会使氨氮的毒性增大。  虾池pH值偏高的原因:  1是池底碱性物质过多;  2是清塘时过多使用石灰;  3是藻类繁殖快,光合作用强,大量消耗CO2,导致水中重碳酸盐类分解,产生氢氧离子,使pH值升高。  处理法:  池底碱性物质过多,土壤偏碱  

1、用水洗2-3次  

2、多开增氧机,用有机物发酵分解产酸稳定pH  

3、水博士2-3亩/瓶  

4、清塘时,可以选用漂白粉  藻类生长过旺,引起pH值升高  

1、用杀藻类药物局部杀藻  

2、用水博士解毒  施用优加益生菌+5斤红糖,可避免池水pH值大幅度升高。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