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草鱼什么时间产卵?人工培养鱼苗怎么培养。,草鱼高温投喂什么时间?

官网草鱼什么时间产卵?人工培养鱼苗怎么培养。

1、官网草鱼什么时间产卵?人工培养鱼苗怎么培养。

草鱼苗种由于鳞片较松,长途运输的成活率较低。另外,长途运输的草鱼苗种由于体质较差,注射疫苗后成活率也较低。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有条件的养殖户可自己进行草鱼苗种的培育。在草鱼苗种培育过程中要采取生态培育模式,尽量避免使用一些易形成抗药性的药物。

1、主养模式 这种培育模式同鲤鱼苗种的培育模式相似,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草鱼夏花苗种在投放前要用草鱼夏花浸泡疫苗浸泡。(2)给草鱼投喂饲料要采取“两头精中间粗”的三段式投喂模式。鱼苗下塘后,加强投喂配合饲料,待草鱼苗种体长长到6厘米时停止投喂配合饲料,这是第一个“精喂”阶段。从第一个“精喂”阶段结束开始一直到农历白露,这一阶段为草鱼疾病的高发期,该阶段草鱼的死亡率最高,俗称“白露关”。在这一阶段要严格控制饲料的投喂量,饲料以粗纤维含量较高的饲料为主,必要时可搭配投喂适量的陆生嫩草,以控制草鱼暴食暴长,达到控长防病的目的。从白露结束开始一直持续到冬季停食前,这一阶段草鱼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大大降低,为了提高草鱼的越冬规格和越冬体质,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加强草鱼越冬前的强化培育。(3)加强生态防病措施。可通过内服“克虫王”和池中悬挂楝树枝等生态防病办法来预防草鱼车轮虫病的暴发。平时池水消毒要以生石灰为主,尽量避免使用易产生抗药性的商品渔药。

2、套养模式 这种培育模式是在成鱼养殖池中投放草鱼夏花苗种,利用成鱼池中的浮游生物和饲料碎屑来培育草鱼苗种,不需要再另外投喂饲料。(1)夏花鱼苗投放前后7天内禁用杀虫药,以防鱼苗畸形。(2)不必投喂苗种专用饲料,可在一般饲料中掺一些细米糠、麦麸等成本较低的饲料原料。(3)冬季起捕成鱼时尽量使用密眼网,以防草鱼受到损伤草鱼苗弱小,适应性差,敌害多,所以难养。鱼苗培育即从鱼苗下塘养至3厘米左右。这个过程需要15~20天。 草鱼苗弱小,适应性差,敌害多,需要精心培育。鱼苗培育指从鱼苗下塘养至3厘米左右,这个过程需要15~20天。整个培育过程的要点如下:

1、鱼苗培育池 草鱼培育池面积为10~20平方米,水深1米左右,池底平坦,淤泥少(5厘米左右)。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池堤牢固,水不渗漏。以上是鱼苗培育池的基本条件。鱼苗池在冬季鱼闲季节应力争排干水,通过干、晒、冻,杀死病原体和水生敌害。开春后,整塘除草,待鱼苗下塘前10天左右注水,按通常方法(生石灰法、漂白粉法等)进行鱼塘消毒。

2、鱼苗放养 当鱼苗池经过清整消毒后,即可放养鱼苗进行培育。 (1)放养方式 草鱼苗放养方式分单养和混养两种。根据生产需要,以草鱼苗和鲢鱼苗、鳙鱼苗2~3种同池混养,这是由于它们生活在不同水层,加之在鱼苗培育阶段,特别是早期,它们的食性基本相同,同池培育互相影响不大。到培育后期,各自的食性开始分化,本培育阶段也即将结束,经20天左右培育规格达到2~3厘米,需分池进行下阶段的鱼种培育。单养品种分池比较简单。而混养方式人工分开比较麻烦,所以生产上鱼苗培育多采用单养方式。 (2)放养密度 无论采用哪种放养方式,鱼苗放养密度为每公顷225~300万尾。当将鱼苗培育阶段缩短至10~15天时,每公顷可放到600~700万尾,规格达到

1、5厘米左右可分塘。 (3)放养注意事项 由于鱼苗适应性差,加之孵化器与池塘生态条件差异较大。在鱼苗放养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下塘标准:腰点(膘)基本出齐,卵黄基本消失,体色正常,活动性强(能顶水游动)。此时的鱼苗正好下塘,培养成活率高;如果不及时下塘培育,推迟1~2天,体质下降,鱼体发黑,鱼苗老化,培育成活率受到影响,如果过早下塘,鱼苗太嫩同样会降低成活率。 ②鱼苗池水质:当鱼苗池驶入有机肥后(绿肥或粪肥),大约4~5天,鱼苗的开口活饵料轮虫即大量生长出来,水色变成淡褐色,透明度在35厘米左右。这种水质适合鱼苗下池。 ③下塘时间:一般晴天上午9~10时鱼苗下塘最好。这时,水中氧气不断增加,温差不大,鱼苗容易适应新的环境。 ④调节水温变化:鱼苗下塘时往往两地水温不一样,从盛鱼苗的容器中倒鱼苗进水塘之前,可以先拨开鱼池表层高温水,并将池水先部分缓缓加入盛鱼苗的容器中,然后再慢慢倒入池中,使鱼苗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⑤掌握天气变化:如果气压低,当天发生雷暴雨,则暴雨前后鱼苗都不宜下池。长时间阴雨天气,水温较低,溶氧不足,鱼苗下塘,也会降低成活率。 ⑥鱼苗入池地点:鱼苗游泳能力较差,应选择在上风头处下池,以便鱼苗顺风游开,不费力气地游向较为安全和摄食的地点,以免逆风难抗,在池边互相碰撞受伤死亡。

草鱼高温投喂什么时间?

2、草鱼高温投喂什么时间?

草鱼是我国主要淡水鱼养殖之一,被誉为四大家鱼之一,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在每年7-9月是它的生长旺季,但它是也是温度最高的几个季节,这时如果管理不但,很容易出现草鱼大批死亡的现象,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那么在夏季高温期该怎么养殖草鱼?一起来看看吧。

1、水质管理夏季高温,要适当的增加鱼塘的水位,来达到降温的效果,否则水位过低,水体的自控能力下降,易引起草鱼的应激反应,导致疾病的爆发率提高,造成草鱼的死亡。所以到了夏季就要将水位提升到

2、5米左右,最低不得低于

1、5米。还要做好水质的测试,每周检测一次水质,保证水质良好,适合草鱼生长。一旦水质变差要及时调整或者直接换水,保持鱼群在池塘内有舒适的水体环境。

2、增氧众所周知,鱼类都是通过水体的溶解氧生存,在养殖时由于场地的限制以及养殖密度较高,常常会导致溶氧不足的情况,这样草鱼会活活闷死。而夏季高温,易造成闷热的环境,所以增氧时高温期必须的手段,给水体增氧一般有三种方法,一种是空气自然溶氧,二是植物光合作用增氧,三是通过人工的增氧器增氧。在夏季第一种方法是不适合的,第二种限制较大,比如在晚上时没有阳光,浮游植物不能制造氧气,相反还要消耗水体的溶氧,所以在夏季一般要进行人工增氧。

3、科学饲喂夏季时高温时草鱼的活动力小,一般潜伏于池地阴凉地区,食欲也不佳,所以饲喂方法一定注意方法。投喂的饵料一定要新鲜,精饲的比例一定要加重,白天温度较高,投喂后草鱼也基本不会食用多少,既造成浪费,还易使饵料发酵变质后污染水质。每天要增加投喂次数,一天投喂3-4次,早晨和晚上时主投喂时间,白天可少量投喂,其中晚上的精饲比例要占全天精饲比重的60%-80%,这样草鱼在吃完后,即可休息,可促进其快速长膘。

4、疾病防治夏季时疾病高发季节,一定要做好疾病防治工作,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发病在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要熟悉了解夏季常见的几个疾病特征,在发病后立即做出决定。如果没办法确定时那种疾病,要及时和专业的技术人员沟通,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针对性的用药防治。

投放草鱼苗的鱼池需要哪些条件

3、投放草鱼苗的鱼池需要哪些条件

草鱼苗种由于鳞片较松,长途运输的成活率较低。另外,长途运输的草鱼苗种由于体质较差,注射疫苗后成活率也较低。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有条件的养殖户可自己进行草鱼苗种的培育。在草鱼苗种培育过程中要采取生态培育模式,尽量避免使用一些易形成抗药性的药物。

1、主养模式 这种培育模式同鲤鱼苗种的培育模式相似,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草鱼夏花苗种在投放前要用草鱼夏花浸泡疫苗浸泡。(2)给草鱼投喂饲料要采取“两头精中间粗”的三段式投喂模式。鱼苗下塘后,加强投喂配合饲料,待草鱼苗种体长长到6厘米时停止投喂配合饲料,这是第一个“精喂”阶段。从第一个“精喂”阶段结束开始一直到农历白露,这一阶段为草鱼疾病的高发期,该阶段草鱼的死亡率最高,俗称“白露关”。在这一阶段要严格控制饲料的投喂量,饲料以粗纤维含量较高的饲料为主,必要时可搭配投喂适量的陆生嫩草,以控制草鱼暴食暴长,达到控长防病的目的。从白露结束开始一直持续到冬季停食前,这一阶段草鱼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大大降低,为了提高草鱼的越冬规格和越冬体质,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加强草鱼越冬前的强化培育。(3)加强生态防病措施。可通过内服“克虫王”和池中悬挂楝树枝等生态防病办法来预防草鱼车轮虫病的暴发。平时池水消毒要以生石灰为主,尽量避免使用易产生抗药性的商品渔药。

2、套养模式 这种培育模式是在成鱼养殖池中投放草鱼夏花苗种,利用成鱼池中的浮游生物和饲料碎屑来培育草鱼苗种,不需要再另外投喂饲料。(1)夏花鱼苗投放前后7天内禁用杀虫药,以防鱼苗畸形。(2)不必投喂苗种专用饲料,可在一般饲料中掺一些细米糠、麦麸等成本较低的饲料原料。(3)冬季起捕成鱼时尽量使用密眼网,以防草鱼受到损伤草鱼苗弱小,适应性差,敌害多,所以难养。鱼苗培育即从鱼苗下塘养至3厘米左右。这个过程需要15~20天。 草鱼苗弱小,适应性差,敌害多,需要精心培育。鱼苗培育指从鱼苗下塘养至3厘米左右,这个过程需要15~20天。整个培育过程的要点如下:

1、鱼苗培育池 草鱼培育池面积为10~20平方米,水深1米左右,池底平坦,淤泥少(5厘米左右)。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池堤牢固,水不渗漏。以上是鱼苗培育池的基本条件。鱼苗池在冬季鱼闲季节应力争排干水,通过干、晒、冻,杀死病原体和水生敌害。开春后,整塘除草,待鱼苗下塘前10天左右注水,按通常方法(生石灰法、漂白粉法等)进行鱼塘消毒。

2、鱼苗放养 当鱼苗池经过清整消毒后,即可放养鱼苗进行培育。 (1)放养方式 草鱼苗放养方式分单养和混养两种。根据生产需要,以草鱼苗和鲢鱼苗、鳙鱼苗2~3种同池混养,这是由于它们生活在不同水层,加之在鱼苗培育阶段,特别是早期,它们的食性基本相同,同池培育互相影响不大。到培育后期,各自的食性开始分化,本培育阶段也即将结束,经20天左右培育规格达到2~3厘米,需分池进行下阶段的鱼种培育。单养品种分池比较简单。而混养方式人工分开比较麻烦,所以生产上鱼苗培育多采用单养方式。 (2)放养密度 无论采用哪种放养方式,鱼苗放养密度为每公顷225~300万尾。当将鱼苗培育阶段缩短至10~15天时,每公顷可放到600~700万尾,规格达到

1、5厘米左右可分塘。 (3)放养注意事项 由于鱼苗适应性差,加之孵化器与池塘生态条件差异较大。在鱼苗放养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下塘标准:腰点(膘)基本出齐,卵黄基本消失,体色正常,活动性强(能顶水游动)。此时的鱼苗正好下塘,培养成活率高;如果不及时下塘培育,推迟1~2天,体质下降,鱼体发黑,鱼苗老化,培育成活率受到影响,如果过早下塘,鱼苗太嫩同样会降低成活率。 ②鱼苗池水质:当鱼苗池驶入有机肥后(绿肥或粪肥),大约4~5天,鱼苗的开口活饵料轮虫即大量生长出来,水色变成淡褐色,透明度在35厘米左右。这种水质适合鱼苗下池。 ③下塘时间:一般晴天上午9~10时鱼苗下塘最好。这时,水中氧气不断增加,温差不大,鱼苗容易适应新的环境。 ④调节水温变化:鱼苗下塘时往往两地水温不一样,从盛鱼苗的容器中倒鱼苗进水塘之前,可以先拨开鱼池表层高温水,并将池水先部分缓缓加入盛鱼苗的容器中,然后再慢慢倒入池中,使鱼苗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⑤掌握天气变化:如果气压低,当天发生雷暴雨,则暴雨前后鱼苗都不宜下池。长时间阴雨天气,水温较低,溶氧不足,鱼苗下塘,也会降低成活率。 ⑥鱼苗入池地点:鱼苗游泳能力较差,应选择在上风头处下池,以便鱼苗顺风游开,不费力气地游向较为安全和摄食的地点,以免逆风难抗,在池边互相碰撞受伤死亡。

投放草鱼苗的鱼池需要哪些条件

4、投放草鱼苗的鱼池需要哪些条件

草鱼苗种由于鳞片较松,长途运输的成活率较低。另外,长途运输的草鱼苗种由于体质较差,注射疫苗后成活率也较低。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有条件的养殖户可自己进行草鱼苗种的培育。在草鱼苗种培育过程中要采取生态培育模式,尽量避免使用一些易形成抗药性的药物。

1、主养模式 这种培育模式同鲤鱼苗种的培育模式相似,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草鱼夏花苗种在投放前要用草鱼夏花浸泡疫苗浸泡。(2)给草鱼投喂饲料要采取“两头精中间粗”的三段式投喂模式。鱼苗下塘后,加强投喂配合饲料,待草鱼苗种体长长到6厘米时停止投喂配合饲料,这是第一个“精喂”阶段。从第一个“精喂”阶段结束开始一直到农历白露,这一阶段为草鱼疾病的高发期,该阶段草鱼的死亡率最高,俗称“白露关”。在这一阶段要严格控制饲料的投喂量,饲料以粗纤维含量较高的饲料为主,必要时可搭配投喂适量的陆生嫩草,以控制草鱼暴食暴长,达到控长防病的目的。从白露结束开始一直持续到冬季停食前,这一阶段草鱼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大大降低,为了提高草鱼的越冬规格和越冬体质,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加强草鱼越冬前的强化培育。(3)加强生态防病措施。可通过内服“克虫王”和池中悬挂楝树枝等生态防病办法来预防草鱼车轮虫病的暴发。平时池水消毒要以生石灰为主,尽量避免使用易产生抗药性的商品渔药。

2、套养模式 这种培育模式是在成鱼养殖池中投放草鱼夏花苗种,利用成鱼池中的浮游生物和饲料碎屑来培育草鱼苗种,不需要再另外投喂饲料。(1)夏花鱼苗投放前后7天内禁用杀虫药,以防鱼苗畸形。(2)不必投喂苗种专用饲料,可在一般饲料中掺一些细米糠、麦麸等成本较低的饲料原料。(3)冬季起捕成鱼时尽量使用密眼网,以防草鱼受到损伤草鱼苗弱小,适应性差,敌害多,所以难养。鱼苗培育即从鱼苗下塘养至3厘米左右。这个过程需要15~20天。 草鱼苗弱小,适应性差,敌害多,需要精心培育。鱼苗培育指从鱼苗下塘养至3厘米左右,这个过程需要15~20天。整个培育过程的要点如下:

1、鱼苗培育池 草鱼培育池面积为10~20平方米,水深1米左右,池底平坦,淤泥少(5厘米左右)。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池堤牢固,水不渗漏。以上是鱼苗培育池的基本条件。鱼苗池在冬季鱼闲季节应力争排干水,通过干、晒、冻,杀死病原体和水生敌害。开春后,整塘除草,待鱼苗下塘前10天左右注水,按通常方法(生石灰法、漂白粉法等)进行鱼塘消毒。

2、鱼苗放养 当鱼苗池经过清整消毒后,即可放养鱼苗进行培育。 (1)放养方式 草鱼苗放养方式分单养和混养两种。根据生产需要,以草鱼苗和鲢鱼苗、鳙鱼苗2~3种同池混养,这是由于它们生活在不同水层,加之在鱼苗培育阶段,特别是早期,它们的食性基本相同,同池培育互相影响不大。到培育后期,各自的食性开始分化,本培育阶段也即将结束,经20天左右培育规格达到2~3厘米,需分池进行下阶段的鱼种培育。单养品种分池比较简单。而混养方式人工分开比较麻烦,所以生产上鱼苗培育多采用单养方式。 (2)放养密度 无论采用哪种放养方式,鱼苗放养密度为每公顷225~300万尾。当将鱼苗培育阶段缩短至10~15天时,每公顷可放到600~700万尾,规格达到

1、5厘米左右可分塘。 (3)放养注意事项 由于鱼苗适应性差,加之孵化器与池塘生态条件差异较大。在鱼苗放养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下塘标准:腰点(膘)基本出齐,卵黄基本消失,体色正常,活动性强(能顶水游动)。此时的鱼苗正好下塘,培养成活率高;如果不及时下塘培育,推迟1~2天,体质下降,鱼体发黑,鱼苗老化,培育成活率受到影响,如果过早下塘,鱼苗太嫩同样会降低成活率。 ②鱼苗池水质:当鱼苗池驶入有机肥后(绿肥或粪肥),大约4~5天,鱼苗的开口活饵料轮虫即大量生长出来,水色变成淡褐色,透明度在35厘米左右。这种水质适合鱼苗下池。 ③下塘时间:一般晴天上午9~10时鱼苗下塘最好。这时,水中氧气不断增加,温差不大,鱼苗容易适应新的环境。 ④调节水温变化:鱼苗下塘时往往两地水温不一样,从盛鱼苗的容器中倒鱼苗进水塘之前,可以先拨开鱼池表层高温水,并将池水先部分缓缓加入盛鱼苗的容器中,然后再慢慢倒入池中,使鱼苗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⑤掌握天气变化:如果气压低,当天发生雷暴雨,则暴雨前后鱼苗都不宜下池。长时间阴雨天气,水温较低,溶氧不足,鱼苗下塘,也会降低成活率。 ⑥鱼苗入池地点:鱼苗游泳能力较差,应选择在上风头处下池,以便鱼苗顺风游开,不费力气地游向较为安全和摄食的地点,以免逆风难抗,在池边互相碰撞受伤死亡。

草鱼在五月养殖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

5、草鱼在五月养殖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

五月,也是俗称“大麦黄”的时节,一年之内鱼类疾病发生率、死亡率的最高峰期来了,在这段时间里,鱼类疾病发生率、死亡率达到全年之中的最高峰,也是全年鱼类病害发生的第一个高峰期,做好鱼病 的预防工作,对减轻今后病害防治压力至关重要。 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正值春夏之交,是"由冷到热"的时节变换敏感时期,气温、水温逐渐上升,一般平均气温高于水温,昼夜温差极大,由于藻类密度过大,白天光合作用强,引起pH值迅速升高,严重的塘口在下午三点到四点之间,还会发生草鱼苗跳出水面的现象,这种情况千万不可胡乱用药,否则会引起严重后果。 如果池塘水质总碱度偏低,夜晚呼吸作用会导致pH值降低,一天内pH值变化幅度极大,对水生生物造成较大的应激反应。 阴雨天时,气温急剧下降,池塘水温略高于气温,但是也会急剧下降,这会导致藻类大量死亡,大量降水还会引起水色从绿色迅速变为泥浆水,特别是水位较浅的池塘,pH值也迅速下降,水体硬度下降,总碱度再次下降,池塘水体上下对流造成返底,引起水体溶氧下降。由于降雨天气,池塘水体环境会在短时间内急剧变化,会导致鱼类大量应激性发病。 这段时间鱼类新陈代谢加快,生长日趋旺盛,同时也是水中各种病原生物繁殖的时机,应事先做好预防工作,此阶段易发寄生虫和烂鳃病为主。主要预防寄生虫为主、细菌性病害次之,如:艾美虫病、车轮虫病、竖鳞病、烂鳃病、肠炎病、指环虫病等等。 在大麦黄"由冷到热"的时节变换期,多以2龄鱼种发病为主。此时气温处于回升阶段,气温忽高忽低,极不稳定,水质恶化也为有害菌、病毒、寄生虫的大量繁殖等提供了条件。鱼经过越冬后体质相对较弱,抵抗力下降,遇到气温上升或下降,极易应激反应强烈,使得这个时期成为疾病高发阶段。 很多鱼塘由于水源不好,在这段

4、5月份会大量进水,由于水源水与原塘水的水温差距极大(因为有些地区是水库水,流动水,鱼塘是死水,温度高),或者所进水质与原塘水理化指标差距大,会造成大量鱼类顶水,有经验的养殖户都知道,一旦鱼类长时间顶水之后,鱼的尾鳍会发白,很快就会大量发病。 二、疾病预防参考方案 综合以上病因的分析,建议在“大麦黄”阶段,要做到未雨绸缪,无病先防。保持水质环境的稳定,做好草鱼内外保健,达到控制鱼病、促进生长的健康养殖目的。 参考措施如下:

1、加强管理 勤巡塘,观察水质、养殖对象活动和吃食情况、检修增氧机、发电机、塘堤。保持较深水位,水位越浅,外部环境对水体的影响越大,鱼病越难以治疗。

2、保持水体pH值稳定 天气正常的时期,定期少量交替使用水青青、发酵料肥水,保持藻类的活力,并保持水体pH值稳定。尽量不用化肥或者肥水膏等快速肥水类产品,避免引起藻类大量繁殖,pH值剧烈变化。

3、稳定水体总碱度 下雨前使用碳酸钙(白云石粉)撒在池边,让它随雨水流入池塘,增加水体总碱度,稳定水体,减少pH值变化。

4、解毒抗应激 下雨前,提前调理好鱼虾的体质,以应对雨水天气的环境变化。雨水天气前后,可及时使用水青青、赛有渔液肽美解毒抗应激。

5、雨季注意改底,防范缺氧 建议定期使用抵青青改善底部水体环境,控制底质污染,特别是存塘量大的池塘或淤泥较深池塘。雨水天气来临前,可提前三到四天使用氧化性改底进行改良底质,减少底部污染,抑制有害病菌繁殖。注意阴雨天之前不要使用抵青青等生物底改,以免加重底部缺氧。

6、合理增氧 晴天中午合理使用增氧机,这个季节使用增氧机并不是为了增氧,而是使池水上下交换,防止水体分层,水体上下温差过大。不仅是为了养殖动物,更为了保证藻类活力。阴雨天慎用增氧机。

7、适当控料、选择优质饲料 在饲料选择上要更注重饲料消化率,最好选择投喂优质饲料,拌喂丁丁强、乳乳酸、金肝利胆等产品,促进消化吸收,增强鱼类体质,平安渡过“大麦黄”。减少对水质和底质的污染,因为残饵和粪便会加大水体的耗氧量。

8、连续晴天每天定期检测pH值 当发现连续晴天时间较长时,尽量每天定时检测pH值,一旦发现由于藻类繁殖,造成pH值过高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措施: ①使用红糖+乳乳酸发酵后全池泼洒,泼洒前可先用水青青解毒。 ②发现在藻类浓度太大时,可在下风口适度杀灭,以降低水体pH值。 ③连续晴天时间过长,藻类丰富的塘口,极容易造成藻相偏老,这种塘口一遇到降温天气,便容易发生倒藻,需要提前做好预防工作。也可根据自己鱼塘水体检测指标,适度使用生石灰,调整水体总硬度及总碱度,缓解pH值变化幅度。

9、加水要点 有经验的养殖户都知道,当自己原塘水水质较好时,鱼类是不会迎水的,但是水质差的塘口,鱼类会大量迎水,所以加水时需要注意很多细节。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