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基本体系?工厂化养殖对虾碳原什么原因化不开?
1、现代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基本体系?
1、池塘内循环池塘内循环生态养殖系统将池塘养殖传统的散养模式变圈养模式。池塘內循环系统主要由养殖水槽、推水装置、投料装置、增氧装置、集污及排污装置、挡水墙、养水区、推水设备等组成,该系统的最大特别就是能有效控制养殖鱼类排泄粪便的范围,并能有效地收集这些鱼类的排泄物和剩余饲料,通过沉淀脱水处理后,再变为陆生植物的高效有机肥,既有效减少了水体污染,同时也提高了废弃物的利用率。
2、内封闭循环养殖模式 泰国虾农Arunsopha的内封闭循环养殖模式,其系统由4种不同类型池塘配合在1起工作。第1种类型池塘用于养虾,池塘配有增氧机和集污系统,养殖污水流经第2种类型池塘,该池塘饲养有罗非鱼,罗非鱼用于处理虾池的残饵等有机物,并净化水质。然后,罗非鱼会进入第3种类型的池塘,该类池塘中饲养有尖吻鲈或鲈鱼,用以控制罗非鱼的种群数量。该池塘的水会通过落差进入第4类池塘,在添加了矿物质和营养物质并进1步净化后返回到养虾池。
3、水产养殖仿生学系统 水产养殖仿生学的重点在于让池塘水体模拟自然的河口条件,利用浮游动物大量增殖作为养殖虾类的营养补充并且有益菌可以调节水质。1般的操作是前期用发酵好的米糠等泼水培养桡足类,同时投喂发酵豆粕、花生麸等,全程不使用商业饲料。定期在池底缓慢拉动链条或绳索防止生物膜的形成,同时可以释放底泥营养,起到改底、调水、培养浮游动物的作用。
4、生物絮团技术生物絮团技术(BioflocTechnology,BFT)是借鉴城市污水处理中的活性污泥技术,通过人为向养殖水体中添加有机碳物质(如糖蜜、葡萄糖等),调节水体中的碳氮比(C/N),提高水体中异养细菌的数量,利用微生物同化无机氮,将水体中的氨氮等含氮化合物转化成菌体蛋白,形成可被滤食性养殖对象直接摄食的生物絮凝体,能够解决养殖水体中腐屑和饲料滞留问题,实现饵料的再利用,起到净化水质、减少换水量、节省饲料、提高养殖对象存活率及增加产量等作用的1项技术。
5、离岸深海网箱养殖 由于近岸养殖易受人类活动,特别是陆源污染的影响,海水养殖与生态环境问题、食物安全问题的关系日益密切。因此,除了研究推广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与技术外,发展离岸深海养殖技术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海水养殖新方向与趋势。目前国际上深水养殖技术的研发主要聚焦于鱼类网箱和养鱼平台方面,关于深水抗风浪筏式生态养殖技术研究则很少。简单来说,就是把大海当成1个很大的水净化池了。
6、红树林-水产养殖藕合模式通过在海边种植海桑、秋茄和桐花树等3种红树植物,能有效降低养殖水体中的N、P含量,减轻废水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红树林恢复后在其水域生态放养斑节对虾或南美白对虾,养成后以有机虾的名号出售,获得不错的收益。
7、生态湿地 生态湿地的技术就是使用人工湿地生态环境净化池通过水循环来净化部分养殖排水水质,实现养殖废水对环境0排放。通过在水体中种植水生植物,从而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为水中营养物质提供了输出的渠道。同时还能提高水体溶解氧,为其它物种提供或改善生存条件。水生植物除了直接吸收、固定、分解污染物外,还通过对土壤中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调控来进行环境的修复。
8、鱼菜共生 在鱼菜共生系统中,水产养殖的水被输送到水耕栽培系统,由微生物细菌将水中的氨氮分解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碱,进而被植物作为营养吸收利用。由于水耕和水产养殖技术是鱼菜共生技术的基石,鱼菜共生可以通过组合不同模式的水耕和水产养殖技术而产生多种类型的系统。
9、高位池封闭式循环水养殖高位池封闭式循环水养殖就是通过4周增设的增氧机不断运转,使塘水产生水平环流,残渣产生“水力聚污”现象,并向中央底部聚集,再由中央排污管和水泵将池塘底部污水抽到池边宽十多米的水槽里,利用浅层沉淀原理分离水中悬浮有机物,停留20——40分钟后,固液自然分离。溢出水槽的水,水层厚度小于0.3毫米,经过30——60度坡度的池壁斜面,利用薄水层自然光化学催化氧化原理脱氮解毒,最后返回池里。 十、浮动湿地和浮岛 浮动湿地和浮岛很容易理解,通过在浮床上种植植物,以减少水体的污染,增加水的透明度,去除营养物质、悬浮固体和重金属。此方法适用于水产养殖、湖泊、水道、池塘、水坝和其他淡水体,当然海水同样也是适用的,不过要找到适合海水环境下生长的植物。
2、工厂化养殖对虾碳原什么原因化不开?
碳源是藻类十分重要的营养元素,在养殖过程中因为缺碳而导致藻类生长不起来的原因相信很多养殖朋友都明白,很多养殖朋友在前期肥水时施很多肥,导致池塘氨氮很高,水还是比较瘦;养殖中后期的晴天池塘容易“倒藻”,泡沫多,藻老化,氨氮或者亚硝酸盐偏高等,这些现象多与水体中碳源不足有关。1般情况下,池塘是不需要补充氮源,注意补充碳源即可。我们在补充碳源时要注意这几点:1.由于养殖模式的不同,比如工厂化、高位池、土塘、生物絮团等,对于池塘碳源比的要求是不同的。2.养殖不同时期不同,对于补充的碳源也是不同的(主要原因3.所用饲料的蛋白质越高,所补充碳源也应该过多。是养殖后期饲料投入多,池塘氮元素增多)。
3、生物絮团配方?
生物絮团技术是指通过调控水体营养结构,利用多种糖类调节C/N比,配合益生菌,在最短时间内使益生菌占优势,从而抑制有害菌。益生菌通过降解转化养殖系统中的残饵、粪便等营养废物为可供浮游藻类繁殖利用的营养物质,达到变相肥水的目的。通过转化氮、磷等养殖自身污染物质成为菌体蛋白质,产生各种胞外产物和代谢物,为对虾提供可以重新摄取的营养来源,使养殖对虾对饲料氮素利用率提高接近1倍,同时还降低了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净化了水体,解决了养殖水体有害物质积累的问题。可在养殖系统中构建良好的池塘生态,进而使生态营养循环得以形成并有效运转,达到1个稳定平衡的养殖环境。在这样的良好养殖环境下,菌体蛋白质、各种胞外产物和代谢物与浮游动植物、营养盐、有机碎屑以及1些无机物质经生物絮凝形成团聚物即为生物絮团。前期菌体本身和生物絮团共同为虾苗提供最优质的天然饵料,可直接供虾食用,降低饵料系数,提高免疫力,并调控净化水质。简单的说生物絮团有两个重要的功能,第1是生物絮团作为食物链的前端存在,为虾苗提供最优质的天然饵料,从而减少饵料浪费,降低饵料系数,提高养殖对虾的消化和免疫能力,抑制致病微生物的生长,进而降低生产成本。第2是生物絮团作为生物链的末端存在,可降解转化养殖系统残饵和粪便,降低池塘富营养化,促进氮吸收,加强水质稳定性,净化水质。但现有的生物絮团的配制存在以下几个缺点:1)、用于配制生物絮团培养基的原料加工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2)、原料工艺化后释放的营养物质不属于小分子结构,难溶于水,导致在水中难以不彻底分解,久而久之会造成原料在池塘积累,形成2次污染的局面,鉴于此,我们提出1种脱氮型生物絮团的生产配方。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1种脱氮型生物絮团的生产配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1种脱氮型生物絮团的生产配方,包括以下组分:豆皮粉、蔗糖下脚料、麦麸、中微量元素、催化剂和有益微生物菌,且各组分之间的配比如下:豆皮粉:35%;蔗糖下脚料:25%;麦麸:30%;中微量元素:5%;催化剂:2%;有益微生物菌:3%;其中脱氮型生物絮团的组分混合物的反应条件如下:Ph:7.0~7.5;温度:50℃;压力:常压。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豆皮粉采用豆制品厂下脚料。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中微量元素为尿激酶废液中提取的钙、铁、铜、镁、锰、锌、硼、钼及氯元素。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催化剂为复合酶。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有益微生物菌包括酪酸梭菌、乳杆菌、双歧杆菌、放线菌和酵母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充分利用农业有机废弃物,使碳源物质在水产养殖环境循环利用,能达到资源可持续化综合利用;
2、原料廉价易得,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3、原料工艺化后释放的营养物质属于小分子结构,及易溶于水,区别于其他资源化的产品不彻底分解,时间久造成在池塘积累,形成2次污染的局面;该技术产品形成稳定的水产养殖脱氮型生物絮团系统,能将水质环境中的氮源转化成硝化细菌及反硝化细菌营养,进1步将氮源以气态形式脱离水体;
4、充分利用农业有机废弃物的下脚料,使其合理配比,经过常压、恒温、酶解腐熟工艺,将大分子碳源有机物降解成为单体碳源类营养,再进1步接种发酵,将营养元素和微生物循环利用于水产养殖处理,有利于养殖水质环境的碳源循环,微生物的进1步分解、转化、利用养殖环境的有机物,平衡水体中的氮源形成脱氮型生物絮团物质后,有利于水体环境的氮以单体状态脱离水环境,不形成非离子型氨氮和亚硝酸盐,改良水质环境,避免鱼虾中毒及对其侵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1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提供1种技术方案:实施例11种脱氮型生物絮团的生产配方,包括以下组分:豆皮粉、蔗糖下脚料、麦麸、中微量元素、催化剂和有益微生物菌,且各组分之间的配比如下:豆皮粉:35%;蔗糖下脚料:25%;麦麸:30%;中微量元素:5%;催化剂:2%;有益微生物菌:3%;其中脱氮型生物絮团的组分混合物的反应条件如下:Ph:7.0;温度:50℃;压力:常压。作为本发明的优选,豆皮粉采用豆制品厂下脚料。作为本发明的优选,中微量元素为尿激酶废液中提取的钙、铁、铜、镁、锰、锌、硼、钼及氯元素。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催化剂为复合酶。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有益微生物菌包括酪酸梭菌、乳杆菌、双歧杆菌、放线菌和酵母菌。实施例21种脱氮型生物絮团的生产配方,包括以下组分:豆皮粉、蔗糖下脚料、麦麸、中微量元素、催化剂和有益微生物菌,且各组分之间的配比如下:豆皮粉:35%;蔗糖下脚料:25%;麦麸:30%;中微量元素:5%;催化剂:2%;有益微生物菌:3%;其中脱氮型生物絮团的组分混合物的反应条件如下:Ph:7.25;温度:50℃;压力:常压。作为本发明的优选,豆皮粉采用豆制品厂下脚料。作为本发明的优选,中微量元素为尿激酶废液中提取的钙、铁、铜、镁、锰、锌、硼、钼及氯元素。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催化剂为复合酶。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有益微生物菌包括酪酸梭菌、乳杆菌、双歧杆菌、放线菌和酵母菌。实施例31种脱氮型生物絮团的生产配方,包括以下组分:豆皮粉、蔗糖下脚料、麦麸、中微量元素、催化剂和有益微生物菌,且各组分之间的配比如下:豆皮粉:35%;蔗糖下脚料:25%;麦麸:30%;中微量元素:5%;催化剂:2%;有益微生物菌:3%;其中脱氮型生物絮团的组分混合物的反应条件如下:Ph:7.5;温度:50℃;压力:常压。作为本发明的优选,豆皮粉采用豆制品厂下脚料。作为本发明的优选,中微量元素为尿激酶废液中提取的钙、铁、铜、镁、锰、锌、硼、钼及氯元素。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催化剂为复合酶。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有益微生物菌包括酪酸梭菌、乳杆菌、双歧杆菌、放线菌和酵母菌。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4、倒藻和生物絮凝团的区别?
倒藻是养殖水体中藻类大量死亡,导致水色骤然变清、变浊(有黄浊、白浊和粉绿色的混浊之分),甚至变红的1种现象。发生“倒藻”时,首先溶解氧会下降,2氧化碳会增加,使pH值迅速下降;其次,大量的死藻分解,会加大耗氧外,还会产生氨氮和亚硝酸盐;第3,水中的原生物会大量繁殖,反过来抑制藻类的生长。 生物絮团是养殖水体中以好氧微生物为主体的有机体和无机物,经生物絮凝形成的团聚物,由细菌、浮游动植物、有机碎屑和1些无机物质相互絮凝组成。
5、养殖体系的构建?
1、池塘内循环池塘内循环生态养殖系统将池塘养殖传统的散养模式变圈养模式。池塘內循环系统主要由养殖水槽、推水装置、投料装置、增氧装置、集污及排污装置、挡水墙、养水区、推水设备等组成,该系统的最大特别就是能有效控制养殖鱼类排泄粪便的范围,并能有效地收集这些鱼类的排泄物和剩余饲料,通过沉淀脱水处理后,再变为陆生植物的高效有机肥,既有效减少了水体污染,同时也提高了废弃物的利用率。
2、内封闭循环养殖模式 泰国虾农Arunsopha的内封闭循环养殖模式,其系统由4种不同类型池塘配合在1起工作。第1种类型池塘用于养虾,池塘配有增氧机和集污系统,养殖污水流经第2种类型池塘,该池塘饲养有罗非鱼,罗非鱼用于处理虾池的残饵等有机物,并净化水质。然后,罗非鱼会进入第3种类型的池塘,该类池塘中饲养有尖吻鲈或鲈鱼,用以控制罗非鱼的种群数量。该池塘的水会通过落差进入第4类池塘,在添加了矿物质和营养物质并进1步净化后返回到养虾池。
3、水产养殖仿生学系统 水产养殖仿生学的重点在于让池塘水体模拟自然的河口条件,利用浮游动物大量增殖作为养殖虾类的营养补充并且有益菌可以调节水质。1般的操作是前期用发酵好的米糠等泼水培养桡足类,同时投喂发酵豆粕、花生麸等,全程不使用商业饲料。定期在池底缓慢拉动链条或绳索防止生物膜的形成,同时可以释放底泥营养,起到改底、调水、培养浮游动物的作用。
4、生物絮团技术生物絮团技术(BioflocTechnology,BFT)是借鉴城市污水处理中的活性污泥技术,通过人为向养殖水体中添加有机碳物质(如糖蜜、葡萄糖等),调节水体中的碳氮比(C/N),提高水体中异养细菌的数量,利用微生物同化无机氮,将水体中的氨氮等含氮化合物转化成菌体蛋白,形成可被滤食性养殖对象直接摄食的生物絮凝体,能够解决养殖水体中腐屑和饲料滞留问题,实现饵料的再利用,起到净化水质、减少换水量、节省饲料、提高养殖对象存活率及增加产量等作用的1项技术。
5、离岸深海网箱养殖 由于近岸养殖易受人类活动,特别是陆源污染的影响,海水养殖与生态环境问题、食物安全问题的关系日益密切。因此,除了研究推广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与技术外,发展离岸深海养殖技术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海水养殖新方向与趋势。目前国际上深水养殖技术的研发主要聚焦于鱼类网箱和养鱼平台方面,关于深水抗风浪筏式生态养殖技术研究则很少。简单来说,就是把大海当成1个很大的水净化池了。
6、红树林-水产养殖藕合模式通过在海边种植海桑、秋茄和桐花树等3种红树植物,能有效降低养殖水体中的N、P含量,减轻废水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红树林恢复后在其水域生态放养斑节对虾或南美白对虾,养成后以有机虾的名号出售,获得不错的收益。
7、生态湿地 生态湿地的技术就是使用人工湿地生态环境净化池通过水循环来净化部分养殖排水水质,实现养殖废水对环境0排放。通过在水体中种植水生植物,从而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为水中营养物质提供了输出的渠道。同时还能提高水体溶解氧,为其它物种提供或改善生存条件。水生植物除了直接吸收、固定、分解污染物外,还通过对土壤中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调控来进行环境的修复。
8、鱼菜共生 在鱼菜共生系统中,水产养殖的水被输送到水耕栽培系统,由微生物细菌将水中的氨氮分解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碱,进而被植物作为营养吸收利用。由于水耕和水产养殖技术是鱼菜共生技术的基石,鱼菜共生可以通过组合不同模式的水耕和水产养殖技术而产生多种类型的系统。
9、高位池封闭式循环水养殖高位池封闭式循环水养殖就是通过4周增设的增氧机不断运转,使塘水产生水平环流,残渣产生“水力聚污”现象,并向中央底部聚集,再由中央排污管和水泵将池塘底部污水抽到池边宽十多米的水槽里,利用浅层沉淀原理分离水中悬浮有机物,停留20——40分钟后,固液自然分离。溢出水槽的水,水层厚度小于0.3毫米,经过30——60度坡度的池壁斜面,利用薄水层自然光化学催化氧化原理脱氮解毒,最后返回池里。 十、浮动湿地和浮岛 浮动湿地和浮岛很容易理解,通过在浮床上种植植物,以减少水体的污染,增加水的透明度,去除营养物质、悬浮固体和重金属。此方法适用于水产养殖、湖泊、水道、池塘、水坝和其他淡水体,当然海水同样也是适用的,不过要找到适合海水环境下生长的植物。
6、水产养殖中什么情况使用碳源?
碳源是藻类十分重要的营养元素,在养殖过程中因为缺碳而导致藻类生长不起来的原因相信很多养殖朋友都明白,很多养殖朋友在前期肥水时施很多肥,导致池塘氨氮很高,水还是比较瘦;养殖中后期的晴天池塘容易“倒藻”,泡沫多,藻老化,氨氮或者亚硝酸盐偏高等,这些现象多与水体中碳源不足有关。1般情况下,池塘是不需要补充氮源,注意补充碳源即可。我们在补充碳源时要注意这几点:1.由于养殖模式的不同,比如工厂化、高位池、土塘、生物絮团等,对于池塘碳源比的要求是不同的。2.养殖不同时期不同,对于补充的碳源也是不同的(主要原因3.所用饲料的蛋白质越高,所补充碳源也应该过多。是养殖后期饲料投入多,池塘氮元素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