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立体养殖技术,泥鳅是怎么养殖的?
1、泥鳅立体养殖技术
泥鳅立体养殖技术如下
1、产地环境要求选择无污染,排灌方便以黏质土壤为宜的田块,要求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田块取水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有充足水源。
2、田块修整深翻田块20cm,同时每667m2施生物有机肥250至300kg作基肥,为方便田间操作,一般单块田面积小于667m2为宜,田块内挖成田字形或井字形的鳅沟,沟宽40cm深50cm,结合田块高低情况和取水方便,对角设置进水口和排水口。
3、进水口高于地面20至30cm,排水口设在田块最低处,在灌水后正常水平面相平处设置溢水口,进水口排水口和溢水口均用30目。
2、泥鳅是怎么养殖的?
稻田养殖
1、鱼苗的来源养殖泥鳅的鱼苗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渠道:一是自己繁殖。春季在泥鳅产卵前,从天然的水域中捕捉体长15厘米以上、年龄在二年以上的泥鳅,放入专用的繁殖池内进行繁殖,雌雄比例为1∶2~1∶3,每条雌鱼产卵量平均为2600粒左右。二是从市场上收购鱼苗进行放养。三是从水产繁殖部门购买鱼苗。
2、养殖田块选择泥鳅产量高低与稻田适宜的条件有关。首先,要有充足的水源,选择的稻田要求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等。其次,适宜的土质,以保水力强的壤土或黏土为好,沙土最差。土质要求肥沃疏松、腐殖质丰富、耕作层土质呈酸性或中性、泥层深20厘米左右。为了便于管理,养泥鳅田面积以333~667平方米为好。水稻品种选择单季中稻或晚稻。(转自【农业专业知识库平。
3、泥鳅养殖技术
泥鳅的形态特征 须5对,最长口须后伸到达或稍超过眼后缘。无眼下刺。鳞小,埋于皮下。尾柄上皮褶棱低,与尾鳍相连。尾柄长大于尾柄高。尾鳍圆形。肛门靠近臀鳍。
泥鳅体较小而细长,前端呈亚圆筒形!腹部圆,后端侧扁。体高与体长之比为
1、7:8。
泥鳅头部较尖,吻部向前突出,倾斜角度大,吻长小于眼后头长。口小,亚下位,呈马蹄形。唇软,有细皱纹和小突起。眼小,覆盖皮膜,上侧位视觉不发达。鳃裂止于胸鳍基部。
泥鳅的体表黏液丰富。体背及体侧2/3以上部位呈灰黑色,布有黑色斑点,体侧下半部灰白色或浅黄色。栖息在不同环境中的泥鳅体色略有不同。
泥鳅背鳍无硬刺,不分支鳍条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