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点叉尾{鱼回}池塘养殖技术?马口鱼苗养殖技术?

斑点叉尾{鱼回}池塘养殖技术?



1、斑点叉尾{鱼回}池塘养殖技术?

(1)苗种培育:斑点叉尾回的苗种培育与4大家鱼苗种培育管理基本相同,放养前要彻底清塘、培肥水质。由于该鱼喜欢集群摄食,不宜稀养速成。

1、鱼苗培育:为了提高成活率,斑点叉尾回鱼苗下塘前最好在水泥池、网箱等暂养3—5天,这段时间可喂轮虫、鱼粉或蛋黄等。鱼苗下塘每亩放8—10万尾,经15天左右可达3.5厘米左右,成活率1般可达80%。此时应分疏进行育种培育。亦可在流水水泥池或鱼池中用网箱培育,经10—15天长至2厘米以上,再转入池塘培育鱼种。水泥池深1.2米,容积1立方米,流量25升/分,可放养幼苗2万尾左右,投喂配合粉状饲料(含粗蛋白35%—40%)及部分天然饵料。投喂时将粉状饲料用水搅拌成团球状投入池中。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0%左右。若水泥池每平方米放800—1000尾刚孵出的仔鱼,经20—25天培育即可达3—4厘米规格。若要继续培育成大规格鱼种时,此时要分疏,每平方米放200—250尾为宜。

2、鱼种培育:每亩放3厘米左右的斑点叉尾回鱼种3万尾左右,投喂配合饲料(粗蛋白30%—32%),投饲量5%—8%。待鱼种长至10厘米规格时再分池,此时每亩放养量5000—8000尾。1般饲养100天体重可达50克以上,然后进入商品鱼饲养阶段。鱼种培育池可搭配少量鲢、鳙鱼种以控制水质。

3、并池越冬;斑点叉尾回能自然越冬,可并池,也可转入网箱越冬。池塘冬养每亩放50克左右鱼种1—1.5万尾。冬养期间根据天气情况和水温高低掌握是否投饵。水温10℃以下不可投饵,10℃以上可少量投饵。管理同家鱼种越冬。(2)成鱼养殖:斑点叉尾回适应性强,即可单养,又可混养,还可以进行网箱、工厂化集约养殖和家庭式小水体养殖等。

1、池塘单养:单养可利用1般池塘,全年均可放种,但以春季放种养殖效果最好。鱼池经清整消毒后,每亩放养20厘米左右斑点叉尾回鱼种800—1000尾,在饲料充足的情况下,年底平均体重可达1公斤左右,每亩产750—1000公斤。鱼种放养要求规格尽可能1致,同时每亩搭配同规格或稍小的鲢50尾,鳙30尾,有利于控制水质。采取捕大留小或轮捕轮放方式后,可适当增加放养密度,当部分个体达500—750克时可轮捕上市。饲料最好用,含粗蛋白25%—28%,也可直接投喂花生麸、豆饼等,每天投喂两次,分别于早晨和傍晚进行。日饵量在放养初期为鱼体重的3%—4%,个体达500克可降为2%—3%。具体投喂量应根据水温、天气、鱼摄食情况灵活掌握,自定投饵。另外,还应加强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新,防止缺氧浮头。平时应经常注水,排灌不便的池塘应配增氧机。

2、池塘混养:斑点叉尾回可同我国饲养的鱼类,如鲢、鳙草、鲂等鱼混养。但由于其性温和,食性与鲤、鲫鱼,基本相似,抢食不如鲤、鲫鱼,故不宜与之混养。混养每亩放20厘米左右斑点叉尾回400—500尾,同样规格的鲢、鳙、草、鲂等鱼450尾左右。加强投饵和水质管理,可获较高产量和较好经济效益。

3、高产成鱼塘套养:在不减少其他鱼类放养的情况下每亩套入20厘米左右斑点叉尾回50—100尾。适当增加投饲量,并搞好水质管理,防止缺氧浮头。1般每亩可增产50—100公斤。套养斑点叉尾回的池塘应考虑调整鲤、鲫鱼的搭配比例,以少为佳。水质过肥,排灌不便,养殖经常浮头的池塘,如无增氧设备,不宜养殖斑点叉尾回。

4、:斑点叉尾回虽为底层鱼类,网箱中饲养的鱼经过驯化,可大部分上浮抢食。采用常规,投喂,可取得高产高效。(3)病害防治斑点叉尾回对5种药物敏感性的大小顺序为﹥﹥硫酸铜﹥﹥食盐。和不宜为斑点叉尾回的全池遍洒治疗药物。此外亦不宜作为斑点叉尾的浸洗药物。斑点叉尾回虽抵抗力强,疾病少,但管理不善也会导致、小瓜虫病、孢子虫病、烂鳃病等发生。尤其早春鱼体受伤易发,因此操作应小心,避免鱼体受伤,并注意预防。各病治疗方法如下:

1、:(1)10ppm溶液浸洗鱼种20—30分钟;或2.5—5ppm孔雀石绿溶液浸洗鱼种30—。(2)3%—4%的食盐浸洗5分钟;或0.5—0.6的食盐浸洗1小时以上。(3)浓度各为0.04%的食盐和小苏打混合溶液,在密网箱内浸洗2—4天。(4)每亩用菖蒲2.5—5公斤,拌食盐0.5—1公斤,如人尿2—5公斤,捣碎拌和后全池泼洒。

2、小瓜虫病:(1)0.2—0.4ppm孔雀石绿溶液浸洗病鱼2小时;或20—25ppm孔雀石绿溶液浸洗10—20分钟,隔天再洗1次。(2)0.03ppm溶液浸洗2小时,治疗甚佳。但此法不宜全池泼洒。

3、孢子虫病:尚无有效疗法,要注意预防,每亩用150公斤生石灰清塘效果较好。

4、烂鳃病:(1)用0.03ppm呋喃唑酮全池泼洒,效果较好。(2)每100公斤鱼用呋喃唑酮35克制成药饵投喂,6天为1个疗程。

5、3代虫病:(1)25ppm福尔马林药浴;(2)0.5—0.7ppm硫酸铜药浴。

6、车轮虫病:(1)0.8ppm硫酸铜、硫酸亚铁(5︰2)全池泼洒,15分钟后注入新水。(2)福尔马林25ppm药浴30分钟。

7、肠炎病:每50公斤用呋喃西林粉剂2克拌饲料投喂,连续3天即可治愈。

8、蛭病:除彻底消塘消灭水蛭外,水蛭多的池塘可用1只腐烂的猫尸体放于进水口,气味随水入池,可驱赶和杀死水蛭。(4)活体运输斑点叉尾回的运输极为方便,10厘米的鱼种在100—500尾/袋的密度下,长达15小时死亡。1989年新疆水产研究所等单位采用1层湿纱布(实际3—4层)1层鱼(后备亲鱼和亲鱼)装在塑料桶内运输,时间长达8个多小时,成活率100%。



2、马口鱼苗养殖技术?

马 口 鱼 ( Opsariichthys bidens ) 是 1 种 鲤科、马口鱼属类生物,俗称花杈鱼、桃花鱼、大口扒、坑爬等,是1种杂食性偏肉食淡水鱼。马口鱼生活在溪流等清澈水体中,是1种小型野生经济鱼类,因其肉质肥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欢迎,具有极高的养殖开发价值。近年来,由于马口鱼的生存水域环境遭受污染、电捕毒鱼现象屡禁不止,致使马口鱼的自然资源急剧下降,濒临枯竭。为了恢复资源,渔业部门开展了马口鱼养殖和繁育。但目前,马口鱼繁育和养殖用水基本采用水质较好的地下水或者溪流水,而在以河流水为水源的广大养殖区域,马口鱼的人工繁育及土池养殖技术的探索性研究尚未见报道。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探索突破马口鱼繁育和养殖的局限性,2018-2019年我市在余姚市伯增水产养殖场开展了以平原河流水为繁育和养殖用水的马口鱼苗种繁育试验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功,繁育出平均全长 1.5 厘米鱼苗近30万尾,为马口鱼的规模化繁育打下了基础,现根据余姚市伯增水产养殖场繁育实际将马口鱼苗种繁育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1、繁育设施建设马口鱼的繁育设施总体包括孵化大棚和净水池两部分,孵化大棚为房屋样式的钢架大棚,内设亲本培育池、孵化桶及进排水系统。1.亲本培育池用市场上购买的钢管支架帆布水池作为马口鱼亲本培育池,培育池为正方形,面积9米2 ,池高1米,水深1般0.5~0.8米,在水池底部中间设置排水孔用于排水,池底放置底充氧设施用于增氧,亲本培育池上覆渔网防止马口鱼跳出池外。2.孵化桶用市场上购买的PP塑料制成的带自动清洗功能的鱼苗孵化桶,桶底部为锥形,水流从桶底缓缓流入,既能使放入的鱼卵在水中保持分散且悬浮,又能保证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在孵化桶上端有1个可以旋转的喷嘴,在水流冲击的作用下能实现旋转冲水,保证鱼卵不被黏在过滤筛网上,水流经孵化桶上端边沿的排水孔排出。3.净水池将孵化大棚旁边的土池作为净水池,在苗种繁育前提前把该池塘进行彻底清塘、清淤、消毒。在净水池靠近孵化大棚位置建造1个窨井,窨井用双层蜂窝砖作为建筑材料,底部用水泥浇筑,中间填充细沙、石子,使得池塘中的水经层层过滤后进入窨井内。在净水池底部提前种植沉水植物伊乐藻、苦草和轮叶黑藻,用于净化池塘水体,同时每隔15~20天对池塘水体进行消毒,以杀灭水体中的病原菌,消毒剂常采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养殖基地位于沿海滩涂土壤碱性较高地区,应选择漂白粉消毒,漂白粉用量是每亩1米水深1~2千克,土壤碱性较低地区既可选择漂白粉消毒,也可选择生石灰消毒,生石灰用量是每亩1米水深15~20千克。在净水池的另1边用不透水帆布和过滤坝将池塘1角围起,用于孵化尾水的处理净化,其中过滤坝用双层蜂窝砖作为建筑材料,中间填充细沙、石子,使得孵化尾水经过过滤坝后再进入净水池中循环利用。4.进排水系统净水池窨井内放两个水泵,1个水泵管道布置到孵化大棚亲本培育池周边,保证每个亲本培育池都有流水进入,另1个水泵管道经过水塔后进入孵化桶。亲本培育池和孵化桶排出的尾水进入排水管道汇集后,排入净水池中进行尾水处理。

2、亲本培育3月底,用漂白粉对亲本培育池进行消毒处理并用净水池的水冲洗干净,在阴雨天气的早晨将养殖池中的1龄马口鱼用渔网拉起,选择无病无伤、体质健壮、活力强且已达性成熟的马口鱼作为亲本,雌鱼体重平均达50克/尾以上,雄鱼体重平均达90克/尾以上。挑选出的亲鱼首先用3%~4%食盐水溶液浸浴 15~20 分钟,然后再按雌雄 1∶1比例放入孵化大棚中的亲本培育池中,每个亲本培育池中放10千克约200尾亲鱼,池中循环用水来自经窨井过滤过的净化池中的水,运行底充氧设备持续曝气增氧,定期对池底污物进行清理。马口鱼亲本培育期间投喂粗蛋白质含量≥45%精制白鱼2号配合饲料和动物性饵料黄粉虫,日投喂量为每个亲本培育池中鱼体重的5%~7%,每天投喂3次。

3、人工催产与授精经过1个月时间的亲本强化培育,到4月底,亲本培育池水温稳定在20℃时,对雌雄亲本进行解剖,察看其性腺发育程度,性腺发育良好即可进行人工催产。人工催产药剂选用多潘立酮注射液(DOM)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 2 (LRH-A 2 ),在打针注射前按照产品用法用量说明提前配制好,每千克雌鱼体重使用剂量为3毫克DOM+5微克LRH-A 2 ,雄鱼注射剂量减半。将雌雄亲鱼分开放置,在进行人工催产打针时,先打雌鱼,后打雄鱼。打针注射后将雌雄亲鱼分别放回两个亲本培育池中,循环流水刺激待产。在注射催产药剂24小时后,采用人工干法授精方式将雌雄亲鱼的卵子和精子压挤到干净、干燥的碗中,同时用羽毛不停地搅拌进行人工授精,然后将受精卵放入滑石粉水溶液中进行脱黏,脱黏后的受精卵立即放入孵化桶中进行孵化。

4、孵化开启窨井中的水泵,让窨井中的水经高位水塔缓慢进入孵化桶,保持孵化桶水流的循环流动,使放入孵化桶中的受精卵保持悬浮上下滚动。在孵化过程中,保持进排水系统和孵化桶的正常运行,以保证孵化桶中稳定的水温和充足的溶解氧含量。水温在25℃左右,经过50多个小时孵化,马口鱼初孵仔鱼破膜而出。刚孵化出的马口鱼仔鱼腹部有棒状的卵黄,不需要投喂,经过3天左右自然生长,马口鱼鱼苗能够自由平游时,即可把孵化桶中的鱼苗排出转移到苗种培育池中的网箱中培养。

5、苗种培育马口鱼的苗种培育是在土池中进行的,提前对土池进行彻底的清淤消毒,清除敌害生物,进水后对水体消毒并培养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马口鱼鱼苗从孵化桶转移到苗种培育池网箱中即开始“开口”,马口鱼可自由摄食池塘中的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作为“开口饵料”,同时投喂熟蛋黄,以增加饵料营养。等网箱中的马口鱼鱼苗平均全长达1.5厘米左右时,将网箱的1边拆掉下拉到水中,让鱼苗自由游动到土池中,继续进行苗种培育直到出苗。



3、水花鱼苗养殖技术培训?

1. 清塘:在鱼苗放养前1个月左右先放干塘水,平整塘底,清除杂草,挖除过多的淤泥,曝晒塘底。然后在放苗之前7~8日,用生石灰清塘,每亩按100kg,在池底挖数个小坑,倒入生石灰化浆后立即全池泼洒。投放鱼苗前1~2天,注入新水,注水时要严格过滤,防止野杂鱼和有害生物混进池塘。2. 调苗:水花苗最好选择本地生产的,若本地没有需从外地调运,要提前安排联系、规划好路线,尽量缩短运输时间,运输水花时间应选择傍晚太阳下山时开始,避开白天高温时段,装鱼苗工具用双层充氧塑料袋,每袋可装水花10万尾,3. 放苗:鱼苗运抵后,先不开氧气袋,将氧气袋放入事先准备好的小网箱里20分钟左右,让氧气袋里的水温与池塘水温逐渐1致后,再打开氧气袋,轻轻地将鱼苗放入网箱。然后休息片刻,用事先准备好的蛋黄浆按每10万尾1个的量,均匀泼洒喂饱,2~3小时后放入池塘,可提高成活率。4. 饲养:鱼苗入池后,从第2天开始泼喂黄豆浆,每天按黄豆2.5kg/亩,分2次泼喂,上午8-9点,下午3-4点各1次,连喂7天。豆浆1部分被鱼苗摄食,另1部分起施肥作用,培养天然浮游动植物,且泼洒豆浆,肥度容易控制。第8天开始改投粉状饲料,每亩每天用量1.5~4kg,日渐增加。5. 水质管理:首先要加强饲养管理,调节和控制水质,保持池塘的良好生态环境。放养时水位保持0.5m,逐步加注新水保持1.5m水深。坚持早晚巡塘,作好预测,发现浮头先兆,事前加水,防患未然。2~3天注水1次。每次注水16cm左右,以补充池水的蒸发量和渗透量。6. 防病害:坚持防重于治,放苗前的彻底清塘消毒和水质过滤环节为鱼塘病害防控打下良好的基础,加之饲养时间不长,1般不容易患病,在饲养过程中,关键是做好敌害防控工作,由于鱼苗尚小,鸟、蛇、鼠造成的损失有限,危害较大的是蝌蚪,所以防敌害的重点是铺设好防护网,尽量避免各种蛙类进入池塘产卵,同时还要每天清晨巡塘,发现蛙卵务必及时捞除干净。7. 炼苗:水花鱼苗经过20~25日的培育,长到约3cm,即夏花鱼种,即可出塘。夏花鱼种在出塘前2天要进行2次拉网锻炼,第1次时间不宜太长,稍微密集后放回池塘,半小时左右即可。第2次要将鱼苗拉进小网箱暂养3~4小时,在这过程中要清洗网箱、清除野杂鱼、污物,之后将鱼苗放回池塘。通过拉网锻炼,使鱼体肌肉更加结实,减少黏液分泌,排净体内粪便,提前适应密集环境,提高运输成活率。休息停食1天后,即可出塘装运。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