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石蛙主要饲料是什么?石蛙养殖技术及场地建造是什么?

养殖石蛙主要饲料是什么?



1、养殖石蛙主要饲料是什么?

石蛙学名棘胸蛙,又名石鸡、山蛙。是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名贵的水产品。石蛙具有特异的生物学特性,在野生自然状态下,喜欢在潮湿、安静、少光、近水流、阴凉的山岩石壁下穴居,平时常伏于石穴洞口,并常共栖1处。其夜晚活动旺盛,大多是在晚间4出觅食。  

1、养殖价值 石蛙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且有清热解毒、滋补身体等功能,据说还有抗癌作用,食用价值及医用价值均非1般。  

2、生物学特征 石蛙具有食活性、冬眠性、繁殖能力强等特点。  

1、食活性:石蛙喜欢吃活体动物性饵料,不食或少食死的动物体及其它不动的饲料。因它的视觉特殊,只能看到会动的饲料。喜食的动物体饲料有:蚯蚓、黄粉虫、蝇蛆、泥鳅、小鱼虾及其它昆虫。蝌蚪则喜食嫩绿的水生藻类植物。  

2、冬眠性:石蛙有冬眠习性,当外界气温降至10℃以下时,便停止摄食,进入冬眠状态。在长江以南气候条件下,冬眠期4个月左右,1般在11月中下旬开始冬眠至3月中下旬。此期间不需投喂饲料,只要保持水质清新即可。石蛙成体与蝌蚪的抗寒力较强,冬天水温保持在0℃以上即可安全越冬,夏天水温不超过30℃即可安全度夏。生长旺盛的适宜水温在15℃-22℃。如室内工厂化养殖,采用人工控温措施,可延长旺盛生长期,缩短冬眠期,加速石蛙生长速度。  

3、繁殖能力强。在正常管理条件下,体重200克以上的种蛙年可产卵3次,主要集中在4-5月和7-9月。每次每对排卵量可达1000-2000粒。卵为粘性卵,卵大膜薄,多呈片状粘附于石块或水池的侧壁上,经7-15天孵化即成蝌蚪,孵化率可达90%以上,蝌蚪变幼蛙率在80%左右。如水质良发的地方,每平方米可饲养蝌蚪300尾左右,幼蛙150-200只左右,成蛙50-80只。1个专职养殖人员可负责500平方米左右养殖池的各项工作。

石蛙养殖技术及场地建造是什么?



2、石蛙养殖技术及场地建造是什么?

石蛙养殖技术及场地建造如下。

1、养殖场地的选择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石蛙的生长发育和繁殖,1般来说,石蛙喜静怕闹,应尽量避免在噪声较大的工厂和车流量较大的公路旁边建厂,防止石蛙受惊,影响正常生长。养蛙场的附近要有充足的水源,江河、湖泊、水库、地下水都可作为养蛙的水源,但水源要求无污染,pH值以中性和略偏酸性为佳,最适宜的pH值在6-7之间。

2、养殖池的规格要求养殖池主要包括孵化池、蝌蚪池、蛙池,1般建造在室内,要求通风凉爽,没有太阳光直射,建池时应尽可能符合石蛙的生长习性,为石蛙创造1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孵化池面积1-2m 2 ,池高0.8m,水深 0.5-0.6m,蛙卵孵化时对水质要求很高,为了确保水质清新含氧量足,最好能够24小时连续流水养殖。蝌蚪池面积2-3m 2 ,池高0.8m,水深0.3-0.5m,每池应饲养同样规格的蝌蚪,在蝌蚪变态时应在池内放入木板,让它漂浮于水面之上,以便能让变态过程中的幼蛙跳到木板上休息。蛙池,蛙池建造以长方形为好,面积1般以4-10m 2 为宜,池高0.8m,池内设有可供石蛙休息的石屑,石屑上盖有石棉瓦,瓦下光线阴暗,白天蛙就可以躲到瓦下休息,池内水深1般在0.1-0.2m之间,池底略微倾斜,池内水陆面积比大约为3∶1,池上设有网盖,以防蛙跳潜逃或敌害生物入侵。石蛙的自然繁殖期1般在4-9月,5-6月是产卵的高峰期,根据各地自然条件的不同多少也会有些差异,石蛙的年产卵量很大,在500-1000粒左右,但是自然繁殖的成活率很低,在生产中大多采用人工繁殖的方法。

3、种蛙的选择种蛙体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卵的数量和质量,关系到是否能育出成批规格整齐、健壮、活泼的种苗,因此种蛙应该选择身体健壮、个体较大、皮肤光滑、发育良好的成蛙。种蛙要求没有残疾、没有伤痕,1般选2龄蛙,雌蛙体重200g以上、雄蛙体重250g以上做种蛙。

4、配种和产卵每年的4-9月份,当水温达到18℃以上时,石蛙的繁殖期来到了,石蛙配种雌雄比例为1∶1,种蛙1般在夜间抱对,配种时,雄性强有力地拥抱着雌性。并借助于腹部的脊加强雄性的固着力,拥抱刺激对用来配种的雌蛙是必要的,雌蛙将卵排出体外,雄蛙射精于卵上,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呈圆球形,卵外的胶质膜粘性强,很多卵粘连在1起,常成锁状漂浮在水中或粘附在池壁上。

5、人工孵化在繁殖季节,每天早晨要加强巡池,石蛙排卵1小时后应将卵块取出。受精卵对外界变化十分敏感,这个时期要求环境生态条件稳定。我们在捞取受精卵时必须仔细轻缓,注意保持卵块的完整性,以免造成卵块破碎降低孵化率。孵化时,我们应用铁丝使黑色的1端朝上即动物极朝上,白色的1端朝下即植物极朝下,这样才能保证受精卵的成功孵化,在孵化过程中同1批卵不能分开孵化,大约经过1到2周的时间,这些受精卵就可以完全孵化为石蛙蝌蚪了。

6、饲料投喂石蛙的饲料以黄粉虫为主,养殖石蛙与养鱼1样,要遵守时地原则,使石蛙具有定时定位集群摄食的习惯,和1定强度的进食能力。1般每天固定上午9点下午5点分两次投喂。定质是要保证饲料的优质、精细、适口、无霉烂;定量原则是每次按在池石蛙体重的6%投喂,以2-3小时内吃完为宜,具体视水温、天气及蛙的活动情况而略有增减。

7、驯食及早驯食是人工养殖石蛙的关键技术所在。石蛙的天然食性是吃活饵不吃死饵。人工大规模养殖石蛙,活饵很难完全满足,必须驯养石蛙食用人工配合饲料,驯食越早效果就越明显,1般要求在幼蛙变态后5-7天内即应驯食。驯食方法为头10天以1/3的配合饲料与2/3的黄粉虫混合起来喂养石蛙,然后随着石蛙对配合饲料的适应逐步加大配合饲料的比例,直到石蛙能够习惯食用人工配合饲料。

石蛙养殖池用什么消毒?



3、石蛙养殖池用什么消毒?

可用高锰酸钾汇水(较浓),浇洗池、缸壁,用刷子刷。反复3次,用水冲洗干净。干净池、缸在日晒3小时即可。

石蛙养殖池用什么药水消毒



4、石蛙养殖池用什么药水消毒

可以用生石灰水进行消毒、比其他化学药好、不污染环境。

养殖石蛙需要什么条件?



5、养殖石蛙需要什么条件?

人工驯养的石蛙由于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给它建1个什么样的家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首先先选择好场地,然后在着手建造养殖池,这时候大家需要注意两点,1是养殖环境必须近似于石蛙的野生环境,还有就是要便于人工的管理。  养殖场地的选择  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石蛙的生长发育和繁殖,1般来说,石蛙喜静怕闹,应尽量避免在噪声较大的工厂和车流量较大的公路旁边建厂,防止石蛙受惊,影响正常生长。养蛙厂的附近要有充足的水源,江河、湖泊、水库、地下水都可作为养蛙的水源,但水源要求无污染,PH值以中性和略偏酸性为佳,最适宜的PH值在6-7之间。  养殖池的规格要求  养殖池主要包括孵化池、蝌蚪池、蛙池,1般建造在室内,要求通风凉爽,没有太阳光直射,建池时应尽可能符合石蛙的生长习性,为石蛙创造1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孵化池面积1-2平方米,池高0.8m,水深0.5-0.6m,蛙卵孵化时对水质要求很高,为了确保水质清新含氧量足,最好能够24小时连续流水养殖。  蝌蚪池面积2-3平方米,池高0.8m,水深0.3-0.5m,每池应饲养同样规格的蝌蚪,在蝌蚪变态时应在池内放入木板,让它漂浮于水面之上,以便能让变态过程中的幼蛙跳到木板上休息。  蛙池,蛙池建造以长方形为好,面积1般以4-10平方米为宜,池高0.8m,池内设有可供石蛙休息的石屑,石屑上盖有石棉瓦,瓦下光线阴暗,白天蛙就可以躲到瓦下休息,池内水深1般在0.1-0.2m之间,池底略微倾斜,池内水陆面积比大约为3:1,池上设有网盖,以防蛙跳潜逃或敌害生物入侵。  石蛙的自然繁殖期1般在4-9月,5-6月是产卵的高峰期,根据各地自然条件的不同多少也会有些差异,石蛙的年产卵量很大,在500-1000粒左右,但是自然繁殖的成活率很低,在生产中大多采用人工繁殖的方法。  种蛙的选择  种蛙体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卵的数量和质量,关系到是否能育出成批规格整齐、健壮、活泼的种苗,因此种蛙应该选择身体健壮、个体较大、皮肤光滑、发育良好的成蛙。种蛙要求没有残疾、没有伤痕,1般选用2例蛙,雌蛙体重200g以上、雄蛙体重250g以上就可以选择用做种蛙。  配种和产卵  每年的4-9月份,当水温达到18℃以上时,石蛙的繁殖期来到了,石蛙配种雌雄比例为1:1,种蛙1般在夜间抱对,配种时,雄性强有力的拥抱着雌性,并借助于腹部的脊加强雄性的固着力,拥抱刺激对用来配种的雌蛙是必要的,雌蛙将卵排除体外,雄蛙射精于卵上,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呈圆球形,乱外的胶质膜粘性强很多卵粘附在1起,常成锁状漂浮在水中或粘附在池壁上。  人工孵化  在繁殖季节,每天早晨要加强巡池,石蛙排卵1小时后应将卵块取出。受精卵对外界变化十分敏感,这个时期要求环境生态条件稳定。我们在捞去受精卵时必须仔细轻缓,注意保持卵块的完整性,以免造成卵块破碎降低孵化率。我们把受精卵从孵化箱放入孵化池中,还要进行翻卵的工作,受精卵黑色的1端为动物极,白色的1端为植物极。孵化时,我们应用铁丝使黑色的1段朝上即动物极朝上,白色的1段朝下即植物极朝下,这样就能保证受精卵的成功孵化,在孵化过程中同1批卵不能分开孵化,大约经过1到2周的时间,这些受精卵就可以完全孵化为石蛙蝌蚪了。  从蛙卵孵化出来的第1天到80天左右的时间属于石蛙的蝌蚪阶段,你瞧,它们都比较小,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敌害的抵抗能力都比较差,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饲养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影响蝌蚪成活率的关键。  

1、放养密度  当蝌蚪在50px以下时,1般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800-1000尾;当蝌蚪长到50px以上时,放养密度应变为每平方米200-300尾。如果经验不足,放养的密度可以适当降低1些。  

2、饵料投喂  小蝌蚪孵出后通常吸附在池底,很少活动,也不觅食,3天后活动量增加,并开始觅食,蝌蚪的消化机能弱。在20日前我们只能以牛奶等营养丰富的糊汁饵料来投喂,每天早晨9点和下午5点各投喂1次,投喂量按照每1000尾蝌蚪投喂10ml牛奶。20天后我们转用人工配合饲料来投喂,这种饲料具有营养全面的优点,可以促进蝌蚪的快速生长。当蝌蚪长到50px时,投饵量为在池蝌蚪体重的8-10%;当蝌蚪长到100px以后,按在池蝌蚪体重的6%投喂。在生长过程中,1般视蝌蚪的摄食状态来确定投喂量,以食欲减弱时为度,每次投喂宜分批缓缓遍撒,等抢食完前批饲料再撒下1批,直至喂饱不吃为止。  

3、水质管理  蝌蚪池1般面积较小,放养密度较大,饲料投喂多,因而水质容易恶化,所以蝌蚪池应在3-5天内少量换水1次,每次换掉池水的4分之1,15天左右应全池换水1次,要彻底清除池底残卵、食物废渣等。另外,为了防治水质恶化,每周还要用100-200pp。

石蛙养殖技术及场地建造是什么?



6、石蛙养殖技术及场地建造是什么?

石蛙养殖技术及场地建造如下。

1、养殖场地的选择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石蛙的生长发育和繁殖,1般来说,石蛙喜静怕闹,应尽量避免在噪声较大的工厂和车流量较大的公路旁边建厂,防止石蛙受惊,影响正常生长。养蛙场的附近要有充足的水源,江河、湖泊、水库、地下水都可作为养蛙的水源,但水源要求无污染,pH值以中性和略偏酸性为佳,最适宜的pH值在6-7之间。

2、养殖池的规格要求养殖池主要包括孵化池、蝌蚪池、蛙池,1般建造在室内,要求通风凉爽,没有太阳光直射,建池时应尽可能符合石蛙的生长习性,为石蛙创造1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孵化池面积1-2m 2 ,池高0.8m,水深 0.5-0.6m,蛙卵孵化时对水质要求很高,为了确保水质清新含氧量足,最好能够24小时连续流水养殖。蝌蚪池面积2-3m 2 ,池高0.8m,水深0.3-0.5m,每池应饲养同样规格的蝌蚪,在蝌蚪变态时应在池内放入木板,让它漂浮于水面之上,以便能让变态过程中的幼蛙跳到木板上休息。蛙池,蛙池建造以长方形为好,面积1般以4-10m 2 为宜,池高0.8m,池内设有可供石蛙休息的石屑,石屑上盖有石棉瓦,瓦下光线阴暗,白天蛙就可以躲到瓦下休息,池内水深1般在0.1-0.2m之间,池底略微倾斜,池内水陆面积比大约为3∶1,池上设有网盖,以防蛙跳潜逃或敌害生物入侵。石蛙的自然繁殖期1般在4-9月,5-6月是产卵的高峰期,根据各地自然条件的不同多少也会有些差异,石蛙的年产卵量很大,在500-1000粒左右,但是自然繁殖的成活率很低,在生产中大多采用人工繁殖的方法。

3、种蛙的选择种蛙体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卵的数量和质量,关系到是否能育出成批规格整齐、健壮、活泼的种苗,因此种蛙应该选择身体健壮、个体较大、皮肤光滑、发育良好的成蛙。种蛙要求没有残疾、没有伤痕,1般选2龄蛙,雌蛙体重200g以上、雄蛙体重250g以上做种蛙。

4、配种和产卵每年的4-9月份,当水温达到18℃以上时,石蛙的繁殖期来到了,石蛙配种雌雄比例为1∶1,种蛙1般在夜间抱对,配种时,雄性强有力地拥抱着雌性。并借助于腹部的脊加强雄性的固着力,拥抱刺激对用来配种的雌蛙是必要的,雌蛙将卵排出体外,雄蛙射精于卵上,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呈圆球形,卵外的胶质膜粘性强,很多卵粘连在1起,常成锁状漂浮在水中或粘附在池壁上。

5、人工孵化在繁殖季节,每天早晨要加强巡池,石蛙排卵1小时后应将卵块取出。受精卵对外界变化十分敏感,这个时期要求环境生态条件稳定。我们在捞取受精卵时必须仔细轻缓,注意保持卵块的完整性,以免造成卵块破碎降低孵化率。孵化时,我们应用铁丝使黑色的1端朝上即动物极朝上,白色的1端朝下即植物极朝下,这样才能保证受精卵的成功孵化,在孵化过程中同1批卵不能分开孵化,大约经过1到2周的时间,这些受精卵就可以完全孵化为石蛙蝌蚪了。

6、饲料投喂石蛙的饲料以黄粉虫为主,养殖石蛙与养鱼1样,要遵守时地原则,使石蛙具有定时定位集群摄食的习惯,和1定强度的进食能力。1般每天固定上午9点下午5点分两次投喂。定质是要保证饲料的优质、精细、适口、无霉烂;定量原则是每次按在池石蛙体重的6%投喂,以2-3小时内吃完为宜,具体视水温、天气及蛙的活动情况而略有增减。

7、驯食及早驯食是人工养殖石蛙的关键技术所在。石蛙的天然食性是吃活饵不吃死饵。人工大规模养殖石蛙,活饵很难完全满足,必须驯养石蛙食用人工配合饲料,驯食越早效果就越明显,1般要求在幼蛙变态后5-7天内即应驯食。驯食方法为头10天以1/3的配合饲料与2/3的黄粉虫混合起来喂养石蛙,然后随着石蛙对配合饲料的适应逐步加大配合饲料的比例,直到石蛙能够习惯食用人工配合饲料。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