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蜂养殖中发现叼幼虫怎么办,土蜂养殖方法
1、土蜂养殖中发现叼幼虫怎么办
从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食用昆虫研究所获悉,经过历时3年、取蜂58窝和1000多组的艰难试验,德宏州科技人员1举攻克了土蜂人工养殖的世界技术难题,在世界上第1次人工成功培育出土蜂蜂王。 土蜂学名“金黄虎头蜂”,是胡蜂科蜂类中个体最大、蜂毒量最多、单窝职蜂数量最多、蜂蛹蜂幼虫产量最高的蜂类,也是开发昆虫蛋白质和从中提取蜂毒的最好的潜在资源。近年来,土蜂的蜂蛹、蜂幼虫、蜂毒、蜂毒酒等胡蜂科昆虫食品越来越受人们喜爱,市场价格日益攀高。良好的市场前景,诱使许多人采取各种手段毁灭性地猎取自然界中的野生蜂蛹、蜂幼虫出售,导致野生优质胡蜂种群数量急剧减少。更为严重的是,为最先获得野生蜂类的所有权,1些人甚至不惜血本到山林中寻找自然越冬成功的蜂王及其蜂巢。2005年以前,每年端午节前后,都有人用“带白”的方式寻找蜂巢,在蜂王或者职蜂取食时,在其腰部系1条白色的鸡毛或线,跟踪到蜂巢所在地,然后将蜂巢放入编织袋中移到自家附近的山林中养殖,这不仅对野生蜂王危害很大,还严重破坏了蜂类的生存环境。 保护土蜂,关键在于推广科学养殖胡蜂科蜂幼虫、蜂蛹技术。但土蜂人工养殖技术难度大,目前世界上尚未攻克。2009年,德宏师专食用昆虫研究所决定克服困难,实施人工科学养殖胡蜂科蜂类的试验研究。主持试验的德宏师专食用昆虫研究所所长、副教授郭云胶在大量收集野生土蜂类的蜂王在树洞、土洞等具有1定湿度的缝隙环境中越冬数据的基础上,带领技术人员,动员掌握土蜂习性和规律的百姓参与人工科学养殖金黄虎头蜂的试验研究。 3年来,在以黄国忠师傅为主的11个实验点的百姓和德宏师专生命科学系、理工系等近百名学生的配合下,郭云胶与技术人员跋山涉水,先后到芒市、陇川、梁河、盈江、龙陵、腾冲等地,取了58窝野生金黄虎头蜂种源,对其进行了1000多组的探索试验,终于攻克了收集金黄虎头蜂雌雄蜂、人工条件下雌雄蜂交配、蜂王批量越冬、蜂王筑巢产卵、培育金黄虎头蜂标准蜂群等5大关键技术难题,于2012年5月成功培育出200窝标准金黄虎头蜂蜂群。 据郭云胶介绍,新检索的资料表明,人工条件下金黄虎头蜂雌雄蜂交配、蜂王批量越冬、蜂王筑巢产卵育职蜂等技术均为世界首次完成。德宏人工科学养殖金黄虎头蜂实验研究成功,迈出了人工科学养殖胡蜂科大型蜂类的第1步,填补了人工科学养殖胡蜂科食用药用昆虫的空白。
2、土蜂养殖方法
1、王优:蜂群繁殖的快慢和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蜂王的好坏。年轻健壮的蜂王产卵力强,群势发展迅速,且能维持大群,工蜂采集力也强,工作积极,少起分蜂热,产量较高。因此,饲养土蜂,应在繁殖期提早从高产的强群中培育优良的蜂王,以更换劣小或衰老的蜂王。在生产上1般不要保留1年以上的老蜂王。
2、群强:强群是高产的基础,而土蜂的强群是从土蜂的实际情况出发的,不能与意蜂的强群相提并论,而且每个时期都有各自的强群标准。只有强群,才能充分发挥蜂王的产卵力,并抵御病虫害的侵袭,安全越夏渡秋。因此,在繁殖期,宜保持2.5~3足框蜂的群势,蜂群才能迅速发展,迎接流蜜期;在流蜜期,应有5~6足框蜂的群势,产量才会高。在主要蜜源植物开花流蜜时,应把蜂群组织成强群,集中力量采蜜,而将多余的蜂王用小群贮备起来。待流蜜期过后,再利用贮备的蜂王,把采蜜群分开繁殖。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蜂蜜产量和蜂群的繁殖速度,使蜂群总是处于积极工作的状态。
3、蜜足:巢内贮蜜充足,可使蜂群在野外蜜源缺乏时渡过难关。如果巢内缺蜜,就会引起蜂群情绪不安、抛弃幼虫、蜂王停卵,甚至发生盗蜂和飞逃。因此,在繁殖中,在不妨碍卵圈扩展的前提下,应经常保持巢内有足够的贮蜜,以促使工蜂多吐浆喂虫,培育身壮体大的新蜂。如果巢内贮蜜不足,需作人工补饲。即使在大流蜜期间,摇蜜时也不能把贮蜜1次扫光,而应采取轮脾取蜜的方法,这样既能安定蜂群情绪,又能保证蜂蜜的质量。
4、新脾:土蜂喜欢新脾,厌恶旧脾。新脾房眼大,蜡质新鲜,蜂王特别喜欢在新脾上产卵,而且繁殖快,培育出来的工蜂身体健壮、采集力强,群内不易发生巢虫。因此,应抓住有利时机,多造新脾,以更换旧脾。特别是在繁殖盛期、流蜜盛期和分蜂后期,应抓紧造脾。但在加巢础之前,要把旧脾和劣脾抽出,使蜂群密集。必要时,还应进行饲喂,使巢脾修得快、质量高,以保证蜂群在越夏时拥有80%以上的新脾。
5、密集:土蜂喜爱密集,应经常保持蜂脾相称,以利蜜蜂护脾,防御巢虫等敌害侵犯,也有利于保温保湿。实践证明,在冬季密集群势,蜂群消耗蜜省,越冬安全;流蜜期密集群势,可促使贮蜜快、成熟早、产量高;越夏期密集,可使群势退缩少,敌害难侵入。
6、安全越夏:越夏是南方饲养土蜂的难关。要安全越夏,除具备上述条件外,还需注意遮荫、喂水、严防敌害和保持蜂群安静。
3、求:土蜂养殖详细技术
饲养管理简介 中华蜜蜂饲养管理技术虽然与西蜂饲养管理有许多相同之处,但由于中华蜜蜂有其特有生活习性,在饲养管理方法上,必须更适应中华蜜蜂的某些生活习性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否则会造成不应有的麻烦,甚至会造成损失。 放蜂场地选择 中华蜜蜂放蜂场地应选择在远离工厂、矿山、公路等僻静的山坡、半山坡以及林木边沿、避开人畜骚扰或振动干扰,蜂场附近要有充足而清洁的水源。中华蜜蜂对大宗蜜源要求并不十分严格,但对蜜粉植物种类要求较多,蜜源花期连续,没有太长的断蜜期,由于中华蜜蜂善于利用0星蜜源,外界0星蜜粉不断,避免引发盗蜂,便于管理。 蜂群摆放 由于中华蜜蜂驯养时间短,野性较强,定向能力较差,容易迷巢,因此摆放中华蜜蜂就不能象摆放西蜂那样成行、整齐而紧密、方向1致。摆放中华蜜蜂蜂群,群间距离要远些,前后交错,巢门方向不求1致,避免群间蜜蜂相互错投,造成相互斗杀。特别交尾群,更要加大大群之间的距离,防止蜂王投错被杀。各箱体应用木桩垫起,防止蚂蚁对中华蜜蜂蜂群的侵扰,造成逃蜂。 防止异味接触 中华蜜蜂嗅觉灵敏,对异味反应很敏感。饲养中华蜜蜂的蜂箱最好是用西蜂用过的蜂箱。或选择无异味的木料做成的新蜂箱,新蜂箱在使用之前,先涂上少量的蜂蜡,消除木质气味,利于中华蜜蜂接受,防止飞逃。不用味重的药物防治蜂病,蜂箱、蜂具消毒后,必须彻底消除异味后方可重新使用,蜂箱尽量采用灼烧方法进行消毒,防止异味刺激蜜蜂而造成逃群。 蜂群管理 中华蜜蜂嗅觉灵敏,盗性较强,防止盗蜂是管理中华蜜蜂的1项主要工作,应随时加以注意。最好在巢门闸板上分两排打6—8个小孔,孔径5—5.5mm。在饲养过程中,根据群势变化开放或堵塞小孔数。箱缝用塑料胶带封严。 中华蜜蜂叩旧脾的习性是与其对巢虫(蜡螟)抵御能力差有关,饲养中华蜜蜂要勤造新脾更换旧脾,换出来的旧脾除保存少量采蜜期使用外,其余应及时淘汰化蜡,防止蜡螟卵虫带入蜂群,加高箱底与巢脾下梁间的距离,至少要有40毫米的间距。或者采用活底蜂箱,以便随时清除箱底上的蜡屑,以防蜡螟产卵。 野生中蜂的蜂巢是:中心部位多为蛹脾,蛹脾外边是虫脾,虫脾外边是卵虫脾,卵虫脾外边是未造完整的新脾。整个蜂脾呈半球形各脾上部都有较大范围蜜粉圈,子圈均在各脾下部。因此管理中蜂不必过分强调调脾,繁殖期内尽量减少开箱次数,以免扰乱蜂群的正常生活秩序。 分蜂季节适当增加检查次数。中蜂分蜂群出飞时间早,蜂王在王台里产卵后不等王台封盖,随时都有可能出飞。发现蜂群怠工等分蜂预兆时,采取人工分蜂加于消除。蜜源开花前,多次毁台维持强群群势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为提高采蜜量,流蜜初期可以合并蜂群或者调动外勤蜂组织强群采蜜。在采蜜期多造新脾。 越冬管理 为适应中华蜜蜂结团在巢脾下部、结团紧密这1生活习性。越冬蜂巢的布置应是:中心部2—3脾上部有蜜下部空房的半蜜脾或者少半蜜脾,外边各放1快张下部有少量空房的大蜜脾。因为中蜂为保持结团的紧密,往往要叩掉巢脾下部的大片巢脾。如果都是蜜房,蜜蜂在叩脾过程中就大量吃蜜,吃蜜太多,积粪过多,越冬后期下痢,将会造成严重损失。中国有机农业网。
4、土蜂养殖技术(书籍,资料)
山蜂是野生经济昆虫。它比家蜂体小,每30只体重仅1克左右,而家蜂10只体重可达1克重。山蜂采集自然界的百花酿成的蜂蜜是蜂蜜中的佳品,可做为高级营养补品。山蜂蜜还是1种防病的良药,有补脾胃、润肺、 养肝、解毒之功效。时下,市场售价每500克可达15~20元。1般每养1桶山蜂1年可获蜜25千克左右,如蜂群壮,蜜源好,气候适宜,每群蜂可 产蜜40~50千克。实践证明,山蜂家养是投资少,见效快,不争地,不争肥,无公害,收益大的好项目。
1、山蜂的生活习性 山蜂多居于山区和半山区的树洞、石缝里,过着群居生活。1般蜂群由6万 只左右组成,稍大的蜂群可达7万只左右。每群蜂由1只蜂王、几万只工蜂 和几百只雄蜂组成。蜂群中蜂王和工蜂是永久性蜂,而雄蜂只有在繁殖期间才会出现。山蜂多选择冬季背风、夏季阴凉的地方居住。山蜂的耐寒能力很强,冬季0下35℃~38℃也可安全过冬。夏季气温在35℃时仍能照常工作。 山蜂多采集野生植物的花蜜,很少采集农作物花蜜。山蜂采集花蜜时很勤劳,即使蜜源很少也极力去采集。早春和晚秋的中午,照样飞出工作,1般每年可比家蜂多出巢工作30~45天。
2、蜂桶的制作和放置 接蜂前,应先做好山蜂的窝巢即圆木蜂桶。蜂桶由底桶、继桶、桶底、桶帽 (盖)组成。底桶和继桶可选用长100~120厘米、直径40厘米左右的园木 制成。用凿子掏成空心并清除内部木屑后呈园桶状,桶内壁不宜太光滑。在桶体下方的边缘处,做成1长4厘米,高1厘米的巢门。山区通常选用林 中的自然干枯的空心树,截出所需长度,稍加制做便成蜂桶。制好后,放在 阳光下晒干,并将桶内壁均匀挂蜡,以便山蜂定居后尽快采蜜和造蜡。1般继桶比底桶要长2倍多,也有不分底桶和继桶两者合为1体的。桶底可用比 蜂桶底口面积稍大的园形木板制成。桶底和蜂桶连接处除留巢门外其余部分 应密封好。桶的上口1般不用另加桶盖,直接用树皮或其它木板做成和蜂桶 口大小适中的园锥状桶帽,扣在桶口上即可。园锥桶帽的下缘要长出蜂桶10 厘米左右。外面再加1层草编帘子以防雨水。桶帽与桶口相接处也应密封,帽的内侧也应挂蜡。桶帽、桶、桶底之间应连接固定好。蜂桶做好后,放于房舍附近的背风向阳、后边有树、前面开阔、夏不积水、冬不积雪的地方。放桶时,蜂桶应尽量垫得高些,1般以长颈酒瓶倒立做垫墩,并在桶底垫塑料布防潮。也可用光滑的木杆或其它材料做垫墩,主要是防止鼠、蚂蚁等进入巢门。蜂桶要分散摆放。放置要端正、坚固,以防桶倒蜂逃。清除蜂桶周围的污物、杂物。接蜂前最好将桶帽下面涂少量蜂蜜。
3、接蜂方法 山蜂分群多在春季5月10日至6月2日和秋季7月20日至8月10日进行。接蜂时操作者要戴好蜂帽等保护装备。常用的接蜂方法有巢门接蜂法和结团收捕法。巢门接蜂法:当蜂群分群开始飞成喇叭筒形状时,在1~2分钟内,将涂有蜂蜜的桶帽(或桶盖)用1只手提着。当蜂王出生时,迅速用另1只手或手 握的草把,将蜂王托到桶帽上。手离开后,山蜂很快结团并越结越大。然后 就可把桶帽轻放在蜂桶上。当本群大部分蜂都进入桶后再盖严桶帽并固定好,之后再缩小巢门或关闭巢门,在夜间妥善移动放置好蜂桶。蜂群进桶后 要注意看护,如果桶内安静,可打开巢门,不安静可随时关闭巢门。 结团收捕法:在巢门接蜂未能成功时,蜂王第1次起飞不会飞太远,1般都 落在附近树上、房檐等处结团。此时,接蜂者可搭梯子上去,1手把蜂帽放 在蜂团上方接近蜂团,另1手用草把将蜂团由下向上驱赶,待蜂王和全群蜂在桶帽下面结团,再将桶帽提走,以引蜂入桶。此期如收捕不成功,蜂群就 会向远处迁飞。蜂群远处迁飞时,可用锹或手撒扬小灰(草炭土)或泼水的方法挡住其去路,迫其停留在附近的树上或房檐等处结团,以便再次收捕。此外,在野外发现分蜂群结团在树枝上时,可锯断树枝将蜂团放入蜂桶内,也可将其抖落在面袋里,带回放入蜂桶。发现山蜂群在树窟里时,可在白天量好高度划好记号,晚上将树锯断抬回家养。先锯去上段后锯下段,防止桶倒蜂逃,注意人身安全。在石缝里发现山蜂时,要在其分蜂时用巢门接蜂法或结团收捕法接蜂家养。也可在山上立些空蜂桶,以招引分群蜂居住,当蜂 群住后安静进入正常工作时,可在夜间抬回家养。
4、繁殖分群 山蜂接入蜂桶后,工蜂马上利用蜜囊中的贮蜜营造巢脾、贮蜜,蜂王开始产卵繁殖。繁殖是由蜂王和雄蜂交尾来完成。交尾后,雄蜂因外生殖器脱落而死亡。1只健壮的蜂王,1昼夜可产卵1000~2000粒。山蜂分群,多采用抓王法,即将蜂王放入纱布、窗纱袋里,吊入蜂桶内上方, 等蜂群安定后,再把蜂王从纱布袋里放到蜂桶内。1般每大桶蜂群春季可分成5~6群,秋季又分3~4群。
5、饲养方法 1.早春繁殖的弱小蜂群应进行补饲。补饲应在天黑前进行,每次喂蜂蜜250~500克,连喂2~3天。 2.新招引或越冬后期至早春时期桶内贮蜜不足的蜂群,也要进行补饲。新接的山蜂要1次补足,缺蜜的蜂群要连续补2~3天,1般每天补蜜1.5~2公斤。补饲时,先将蜜装入盘中,蜜上放秫秸2~3个,之后将盘放进桶中。也可用白糖代替蜜进行补饲,500克糖兑500克开水,凉后补饲。补饲应在 深秋和早春的傍晚进行,以防引起盗蜂。
6、注意事项 1.控制温度:夏季应将蜂桶放置于湿润凉爽、敌害少的地方。如果蜂场周围 没有避阴树林,可临时搭设凉棚防署降温,同时做好防雨工作。入冬前,要将蜂桶周围、桶底、桶帽的缝隙用泥抹严。检查温度时,可用1根长胶管,从巢门插入蜂桶,使上端接近耳部。如果听到桶中呈“嗡嗡”声,表明温度适宜,如听到“唰唰”声,表明温度低,应适当关闭或缩小巢门;如果听到 “呼呼”声,则表明桶内温度过高,应适当扩大巢门或采取其它措施降温。 2.控制分群:立秋前后,蜂群易出现分群现象,当分完两群后,要将再出现 的新蜂王掐死。以培养壮群。 3.严防敌害:山蜂的天敌很多,如田鼠、蚂蚁、蟾蜍、蛇、蜘蛛等,为防其 危害,应在蜂桶周围加设围栏。 4.防药害:蜂桶放置最好远离农田、化工厂、采石场等可能有农药、烟尘等 危害的地方。最好把蜂桶放置在上风头。 5.防逃蜂:有时接蜂回来后,不几天发现蜂都跑了。主要是因为周围环境 不好,有烟味、药味或其它有害气味,或有病菌感染、寄生虫、动物的干扰等。
7、取蜜和取蜡 取蜜从清明节后开始到白露为止。山蜂从植物上采集来的花蜜很稀,经过蜂 的加工酿造,水分才渐渐散发减少,变成较浓的蜜。待载蜜的巢脾达到蜂桶 3分之2以上时,桶内的蜜将近做满,可考虑取蜜。 山蜂酿蜜期1般从清明到白露,生产实践中多数山蜂每年仅在白露前后进行 1次性取蜜。取蜜前用细铁丝在继桶与底桶之间的缝隙间插入,拉断桶内的 蜂蜡,之后将继桶取下放倒,再用铁丝缠上棉花点燃,放在继桶的1端进行 熏烟,待继桶内山蜂飞出即可取蜜。现在多不用烟熏法,而用风吹法。就是 将继桶放倒后,用小型吹风机从1端往另1端吹风,把山蜂吹出即可取蜜。 取蜜时,可将蜜脾混在1起破碎,用1~2层纱布包好控压出蜜。待蜜全部 控压出后,将残剩的巢脾放入热水锅中加热,水蒸发后,再把液体蜂蜡缓慢 倒入盛有少许(半盆)温水的盆里。盆中的温水可对腊进行清理,使蜡中的 杂质沉入水底,腊浮在表面,待水凉后制成固体蜡团。这种蜂腊无杂质,品 质较好。
5、土蜂养殖技术(书籍,资料)
-- 想要学养殖技术最好还是亲自去请教相关方面的专家,下面是资料。 从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食用昆虫研究所获悉,经过历时3年、取蜂58窝和1000多组的艰难试验,德宏州科技人员1举攻克了土蜂人工养殖的世界技术难题,在世界上第1次人工成功培育出土蜂蜂王。 土蜂学名“金黄虎头蜂”,是胡蜂科蜂类中个体最大、蜂毒量最多、单窝职蜂数量最多、蜂蛹蜂幼虫产量最高的蜂类,也是开发昆虫蛋白质和从中提取蜂毒的最好的潜在资源。近年来,土蜂的蜂蛹、蜂幼虫、蜂毒、蜂毒酒等胡蜂科昆虫食品越来越受人们喜爱,市场价格日益攀高。良好的市场前景,诱使许多人采取各种手段毁灭性地猎取自然界中的野生蜂蛹、蜂幼虫出售,导致野生优质胡蜂种群数量急剧减少。更为严重的是,为最先获得野生蜂类的所有权,1些人甚至不惜血本到山林中寻找自然越冬成功的蜂王及其蜂巢。2005年以前,每年端午节前后,都有人用“带白”的方式寻找蜂巢,在蜂王或者职蜂取食时,在其腰部系1条白色的鸡毛或线,跟踪到蜂巢所在地,然后将蜂巢放入编织袋中移到自家附近的山林中养殖,这不仅对野生蜂王危害很大,还严重破坏了蜂类的生存环境。 保护土蜂,关键在于推广科学养殖胡蜂科蜂幼虫、蜂蛹技术。但土蜂人工养殖技术难度大,目前世界上尚未攻克。2009年,德宏师专食用昆虫研究所决定克服困难,实施人工科学养殖胡蜂科蜂类的试验研究。主持试验的德宏师专食用昆虫研究所所长、副教授郭云胶在大量收集野生土蜂类的蜂王在树洞、土洞等具有1定湿度的缝隙环境中越冬数据的基础上,带领技术人员,动员掌握土蜂习性和规律的百姓参与人工科学养殖金黄虎头蜂的试验研究。 3年来,在以黄国忠师傅为主的11个实验点的百姓和德宏师专生命科学系、理工系等近百名学生的配合下,郭云胶与技术人员跋山涉水,先后到芒市、陇川、梁河、盈江、龙陵、腾冲等地,取了58窝野生金黄虎头蜂种源,对其进行了1000多组的探索试验,终于攻克了收集金黄虎头蜂雌雄蜂、人工条件下雌雄蜂交配、蜂王批量越冬、蜂王筑巢产卵、培育金黄虎头蜂标准蜂群等5大关键技术难题,于2012年5月成功培育出200窝标准金黄虎头蜂蜂群。 据郭云胶介绍,新检索的资料表明,人工条件下金黄虎头蜂雌雄蜂交配、蜂王批量越冬、蜂王筑巢产卵育职蜂等技术均为世界首次完成。德宏人工科学养殖金黄虎头蜂实验研究成功,迈出了人工科学养殖胡蜂科大型蜂类的第1步,填补了人工科学养殖胡蜂科食用药用昆虫的空白。
6、东北的天气适合养殖土蜂吗?
东北的冬天,天气非常寒冷,土蜂过冬非常的困难,冬天保暖做的不好,很容易就被全部冻死,所以土蜂在北方养殖非常的困难,所以,养殖土蜂的大多在秦岭淮河以南,也就是我国的南方地区,因为这里冬天时间短,天气不太冷,土蜂过冬的食物充足,有利于土蜂的种群繁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