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养殖技术视频全集,中蜂双王群同箱隔王板养殖技术?
1、中蜂养殖技术视频全集
如何学习养殖技术呢?什么是技术?技术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什么是养殖技术?养殖技术就是根据过去的养殖经验和科学原理而不断发展的各种养殖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这种“不断发展”的养殖技术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不同地域、不同项目1直不停地被重复着,形成了1种体系,或者是1个系统,它包含了两个方面:1是共性的,2是个性的。所谓共性的就是普通存在又被大家共同认识的“科学原理”,是普遍的、各个地方和所有人都能用的;所谓个性的就是各地、各人不同的“养殖经验”,带有明显的少数、个人的、狭小的地域性,受特殊环境和条件制约。共性的就是层面上的、是大范围的;个性的是纵向的,更深入、更细节的。基于这个前提,学习技术就必须从共性和个性两个方面入手,也就是从普遍性和特殊性两个方面入手。先了解共性的,在了解个性的。要用系统的眼光去了解和熟悉,在说的细1点就是要看更广阔地区的养殖资料,看全国各地的养殖资料,最好是视频,比较直观,容易理解。看的过程中就知道了各地的各种相同和不同的操作方法和技能,以及方方面面的事情。对共性的和普遍的东西我们自然就能知道,对个性的和特殊的东西我们也就能了解。
2、中蜂双王群同箱隔王板养殖技术?
1、双王同箱群的组织
1、组织原理群味,是每1群蜜蜂独有的标记,不同蜂群之间,唯1能识别的就是群味。群味里,包含着蜂王信息素、花粉味、花蜜味、以及蜂箱和杂物的味道。只要能消除群味或者掩盖群味,就能降低两群蜜蜂之间的敌意,这样就能让两群蜜蜂,相安无事的住在1个蜂箱里。
2、组织准备组织双王同箱群,箱子必须采用双巢门蜂箱,并且要使用副盖或双板小盖,然后蜂箱中间,必须采用大隔板,完全封闭起来,不能让工蜂自由通过。这样相当于将1个箱子的空间,变成两个独立的空间,巢门也是各自独立开关。中蜂双王同箱养殖技术,组织、操作、管理,养蜂人你都学过吗?
2、双王同箱群的操作首先将两群弱小的蜂群,移到相邻的位置,然后巢门口方向必须相反开,再等蜂群习惯位置后,将其中1群蜜蜂换上准备好的蜂箱,让蜂脾靠在蜂箱的1侧,再打开巢门。换完箱后,分别给两箱蜜蜂喷入少量空气清新剂,然后等待1个小时以后,再将另外1群蜜蜂调到蜂箱别外1侧,同时打开另外1边的巢门,接着盖上副盖或双板小盖,最后盖上大箱盖。这样操作后,第3天再将两群蜜蜂移动到中间位置,形成真正的双王同箱群。经验分享:双王同箱后,当晚进行奖励饲喂,巩固蜂群情绪,第2天箱外观察两群蜜蜂的出勤情况,1切正常,才算是双王同箱操作成功。中蜂双王同箱养殖技术,组织、操作、管理,养蜂人你都学过吗?
3、双王同箱群的管理双王同箱群的管理,比单王群复杂。首先是单边群势达到4脾时,就要分箱处理。组双王同箱群最好在越冬前期进行,这样能起到互相取暖,互相保温的效果,能帮助弱群安全过冬。进入早春后,开始进行人工春繁,保持巢内恒温,加快繁殖速度,抓紧时间壮大蜂群。蜂量上来后,及时添加巢础框,让蜜蜂快速造脾,也让蜂王快速产卵。双王同箱群繁殖蜜蜂时,需要进行蜂量互补、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进入分蜂期,提前将两群蜜蜂移到蜂箱两侧,再利用其他蜂群人工育王,来更换新蜂王或者处女王,同时调出老熟子脾,调入卵虫脾或空脾,来控制分蜂热的形成。如果群势都已经壮大,可以分成两箱变成单王群,也可以组成1箱强大的采用群,迎接大流蜜期的到来。
3、中蜂怎样养殖1箱几脾最好?
原则上说,蜂群越强大则越好,强大蜂群病虫害少,养殖效益高。而蜂脾数量放置的多少是由蜜蜂数量来决定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蜜蜂群势。蜜蜂活框饲养的优势和本质在于,能够极大提高蜜粉产量,科学、便捷管理蜂群。活框饲养能够根据蜜蜂的生活需求,随时调整巢脾数量。所以,1群蜜蜂中巢脾的数量基本处于动态调整之中,并非1成不变的常量或定数。早春时节,外界气温缓慢回升,蜂群从慢长的冬季蛰伏或半蛰伏状态中被激活,随着少量蜜粉进入,蜂王开始产卵。在首批子蜂出房前,本已羸弱的蜂群,由于老蜂的逐渐死亡而变得更加弱小。蜜蜂为了达到繁殖所需要的温度,就会密集在子脾部位发热保温。而失去蜜蜂保护的多余巢脾,往往会被巢虫、霉菌等所侵害。为了保护巢脾,节约蜜蜂劳动力,给蜜蜂提供适宜的哺育环境,我们会将多余的巢脾抽出保存备用,用隔板或保温板将蜜蜂所在区域进行空间调整隔离。也就是说,脾子的数量应由蜜蜂数量来决定,以蜜蜂爬满巢脾为准,特别是早春和晚秋,应充分做到蜂脾相称。正常情况下,早春时期的中蜂群势,1~2脾满蜂被称为弱小蜂群,3~4脾满蜂被称为中等蜂群,5~6脾满蜂被称为强群或大群。除早春、秋末以外的其它养殖时节,由于外界温度基本在25℃左右徘徊甚至更高,除新分群外,正常的中蜂群势基本在4~8脾左右,无论是流蜜期还是高温盛夏期,巢脾的数量应该依据群势大小略多于蜜蜂数量,即多加1~2张巢脾,即能满足额外的蜜粉储备,又能防止蜜粉压缩蜂王产卵圈,避免蜜蜂造赘脾和在巢内、巢门口结团吊絮或引发分蜂热。除正常取蜜外,也可将不含子蜂、多余的封盖蜜脾抽出保存以备补饲。通常情况下,蜜蜂的群势大小受到遗传、蜜粉源、气候、王龄及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蜂王相对于意蜂王产卵力较差,蜜蜂群势较小、爱分蜂,较难维持强大蜂群。实践证明,只有强大蜂群才能够获得蜂蜜高产,而弱小蜂群取蜜很少或者根本无蜜可取。第1年蜂王产卵力最好,逐年次之。中蜂的遗传和外界蜜粉源、气候等因素非人力所能把控,而蜜蜂的管护却与养殖技术息息相关。我们可以通过相应的措施或技能,对蜜蜂的综合性能加以引导或改变,如每年更换蜂王。经验表明,1年内的优质中蜂王群,可维持6~8脾甚至更大的蜜蜂群势而不分蜂。2年内的正常中蜂王群,只能维持4~6脾的蜜蜂群势就产生分蜂热。2年以上的中蜂王群,仅2~4脾就会产生分蜂热。而现代商售的中蜂标准箱,就是依照中蜂单王群所能达到的群势极限,能够放署10个标准巢框设计加工的主要原因。若饲养场地和空间有限,也可采用中蜂标准继箱饲养双王群的超级中蜂群,垂直隔王板和水平隔王板共同运用,其养殖效益也是不错的。本人认为,中蜂较有饲养价值的基本群势应在6脾满蜂左右。理想的群势应在8脾满蜂左右。脾子的数量应根据蜜蜂的群势来定,除早春和晚秋做到“蜂脾相称”外,其它时节应依据群势大小,多加1~2个巢脾。
4、养蜂场养殖中蜂的优势
中华蜜蜂是东方蜜蜂的1个亚种,是中国独有的蜜蜂当家品种,是以杂木树为主的森林群落及传统农业的主要传粉昆虫,有利用0星蜜源植物、采集力强、利用率较高、采蜜期长及适应性、抗螨抗病能力强,消耗饲料少等意大利蜂无法比拟的优点,在生产性能上,中蜂养殖有如下几个突出的长处: 其1 中蜂有利专业或副业经营。南方各省山区、林区,蕴藏着丰富的野生蜂种资源,可以诱捕利用。贵州和福建广大山区,分别有“养蜂不用种,只要勤做桶”及“卖蜂不卖箱,有箱就有蜂”的说法。华南好多地区的村民,都有诱引猎捕野生蜂的经验,并将其当做1项季节性的副业生产。同时,各地群众也有饲养中蜂的传统习惯,累积了1定的生产经验。这些,都有利于专业建场和副业经营,收益多。见效快。而要建立1个意蜂场,尽管付出几倍的资金和精力,在南方还是难以巩固。 其2 中蜂特别适应于南方的广大山林地区。华南饲养意蜂,已有80余年的历史。1949年后,又相继引进卡尼鄂拉蜂(简称卡蜂)和东北黑蜂。然而,这么多年以来,西方蜜蜂尚未有过在山林地区越夏成功的事例。 南方广大山林地区,每当夏秋蜜粉源稀少时期,胡蜂等敌害在巢前或花间拦劫捕杀蜜蜂,十分猖獗。福建山区,为害蜜蜂的胡蜂有5种之多。广东从化县的行家形容说,胡蜂形成蜜蜂采集飞行上的“封锁线”。西方蜜蜂由于体形及蜜囊大,飞行迟缓,无法突破胡蜂关,这是它越夏不能成功的1个主要原因。另外,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意蜂蜂群停卵断子,再加上因扇风散热,耗蜜量大、寿命短促,也是另1方面的原因。而中蜂飞行灵活敏捷,能避过胡蜂捕杀;在炎夏季节,尚有在清晨和黄昏进行采集的特殊习性。因此,可以大大减少胡蜂、蜡蜒以及害鸟的捕杀。 在冬季,中蜂个体耐寒性强于意蜂、卡蜂和东北黑蜂。阴天,在气温9℃条件下,中蜂就能安全采集;晴天,荫处的气温还不及7℃,中蜂就能大量出勤。但意蜂、卡蜂和东北黑蜂的个体安全飞行的临界温度,都要求在13℃以上。南方冬季或早春,野外常有蜜源吸引蜜蜂出勤,而这时期的气温常在13℃以下。西方蜂种在这种情况下出巢,常遭冻害。春季蚕豆、油菜开花期间,也常遇到寒潮低温,使西方蜜蜂大批冻僵巢外。然而,中蜂却比较适应,采集繁殖欣欣向荣,山区初冬并可发生自然分蜂。 上述事例说明,中蜂在我国南方的广大山林地区,具有难以取代的地位。 其3 中蜂比较稳产。中蜂比较勤劳,早出工、晚收工,而且嗅觉灵敏,飞行敏捷,善于利用分散起伏的小蜜源。另1方面,中蜂的产卵育虫习性较灵活,能适应蜜粉源的变化。因此,中蜂消耗食料较省,1般不需喂糖。即使蜜源条件略差,管理粗放,也能生产,具有“大年丰收、平年有利、歉年不赔”的稳产性能。 其4 中蜂抗螨性强。在福建,大蜂螨寄生中蜂已有长久的历史,但受害并不明显,在自然情况下,感螨群仍可照常繁殖、生产。经长期生产实践,证实了中蜂具有较强的抗螨性能。 我国饲养西方蜜蜂的螨害问题,在防治方法上虽已基本解决,但毕竟需要具备1定的技术水平和劳动代价。 其5 中蜂能充分利用叶茶蜜粉源。叶茶原产我国云贵高原。栽培或野生的叶茶遍布我国南方,其花期流蜜,常导致西方蜜蜂幼虫严重死亡,断子垮群。土生土长的中蜂,久经自然选择,能充分利用之。冬季叶茶花期长达2个月,中蜂不但可以繁殖,尚可采蜜采粉。 其6 中蜂适宜定地饲养。在深山密林里,蜜源丰富,但交通闭塞,转地蜂场无法利用;而饲养中蜂,可以就地取蜂,就地取材,就地选点建场。在蜂闲季节,人力可以充分利用来兼营果、林,以及玉米、高粱,发展乌柏、漆、桐、茶等特产,既可以增加收入,又能为蜂群提供4季不断的蜜粉源,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因此,具有1定蜜粉源条件的山区乡村,建立中蜂场最为有利,但是,中蜂也并不是没有缺点。它与意蜂相比,主要缺点是分蜂性强,抗巢虫力弱,春秋易感染囊状幼虫病和欧洲幼虫病,好咬毁;日脾,清巢性弱,盗性强,性情暴躁,产卵力弱,失王后易出现工蜂产卵。 养中蜂小小经验谈 有人说“中蜂易逃”,这句话有对的1面,也有不对的1面。因为中蜂的逃,1是由于生活环境不良,2是由于养蜂人的疏忽,违背了中蜂的生活习性而造成的。本人养蜂多年,失败的教训颇多,现提出如下1些小小经验与体会,请行家们指正。
1、中蜂喜爱新王、新脾,爱子如命,这是中蜂数千年来的遗传本性,不可忽视。
2、中蜂喜安静、隐蔽的自然环境,应防止强烈震动与惊扰。
3、中蜂蜂王的选择以春夏季节的天然王或天然交替王为最好。
4、养中蜂应该“1眼看天,1眼看地”“。看天”即是了解当地的蜜源情况,包括蜜源植物种类、开花时间、泌蜜量等,并总结其规律性及预测。
5、“立冬”之前,中蜂应转移到有阳光照射的地方,这样做有利于繁殖和采蜜。
6、度夏季节,大部分蜂王有短暂的停产或休产期,此时如果随意淘汰老王,那就错了。
7、严冬或早春,昼夜温差极大,管理上抓3件大事:收缩巢门;做好箱内保温;彻底消灭箱内巢虫、蚂蚁、蟑螂3害。
8、诱捕野生蜂或收捕自来蜂,蜂量越多则显示该群蜂王产卵力越强,管理上应保持蜂多于脾或蜂脾相称。这类蜂群发展速度快。
9、饲养中蜂应着重1个“早”字,即早繁殖、早育王、早分蜂,以达到早强群、早取蜜的目的;取花头蜜,少取或不取花尾蜜。
5、中蜂养殖:在城市里,养殖中蜂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在城市里,养殖中蜂需要注意的问题1蜂群宜放在离城市中心稍远的地带或生活小区,饲养在小庭院中,或平房,小高层(最好不超过11层)的楼顶平台上。城市养蜂1般不宜饲养在阳台上,除非阳台足够宽大,因为常有工蜂飞人邻居家;或在邻居家晾晒的物上拍泄,特别是工蜂蛰人后,容易惹起邻里纠纷。2城市养蜂大多放置在水泥地坪上,夏季易受地面辐射热的影响,因此蜂群应尽量放在背风处,并垫高30~40厘米,以利通风散热,夏季炎热时要注意遮阴防晒。3城市养蜂多以定地饲养为主,由于城市蜜源、放蜂地点有限,养蜂群注意遮阴防晒数不宜过多,1般以3~5群为宜,如蜜源条件好、摆蜂地点宽裕、管理能力强,也可适当多养。4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虽然城市养蜂规模不大,但养蜂工具(如面网、蜂箱、巢框、摇蜜机、饲喂器、移虫针、塑料蜡碗等)1样要配备齐全。5城市养蜂的初学者首先要敢于突破“怕蜇”的心理防线,敢于亲自动手操作,并通过学习(看书和向同行请教)和实际操作,逐步积累经验,养蜂其实是不难的。许多事例表明,仅凭1时爱好、冲动,或叶公好龙,自己不敢下手,事事依赖他人,养蜂难获成功。6城市养蜂1般饲养规模小,纯属业余养蜂,个人爱好,其实并不需要复杂、高深的技术,因此建议城市养蜂者只要懂得1般的养蜂知识,按照活框、活梁的半改良式养蜂方法进行管理即可。这样符合中蜂怕干扰的生活习性,操作起来简单省事,又有成效。但有1点需要提醒的是,由于蜂群数量少,1定要注意过好换王关,每年至少应换1次蜂王,随时保持新王。
6、4川中蜂养殖技术?
随着蜂群壮大,蜜蜂会分家。根据中标箱发明者杨冠煌的观察,蜂量达到1.5kg(没有吸蜜的蜜蜂),约1.9万只,这样的群的中蜂群开始起王台,出现分蜂热,算是中蜂强群起码标准(《中蜂饲养原理与方法》-龚凫羌)。此时在蜂脾相称的情况(每脾附蜂3545只),蜂群达到意标5.4脾(1.9÷0.3545=5.4)。注:
1、中蜂巢础每平方分米(双面)有1081个工蜂房;
2、平均每只工蜂占满2.5个蜂房孔;
3、意标框面积8.2平方分米。故每框意标脾上蜂量为:8.2x1081÷2.5=3545只。(2)按照蜂王产卵量和工蜂寿命衡量养蜂界公认中蜂蜂王日产卵量为600—900粒,那么其日均产卵量为750粒,工蜂寿命以38天计算,那么强群的蜜蜂数量为2.85万只(750x38)。蜂脾相称情况下,为意标8脾(2.85÷0.3545=8)蜂量。(3)按照自然强群蜂巢的巢脾面积来衡量据专业人士统计,1般各种自然巢的巢脾总面积在12000到17000平方厘米。换算成意标框12000÷820÷2=7.3框,17000÷820÷2=10.4框。取平均值是8.8脾。据上述所得,中蜂意标6脾,工蜂约为1.9万只应该是弱强群标准;意标8脾,工蜂约为2.8万只达到中强群标准;养到10脾,工蜂约为3.5万只是超强群标准。中蜂养到强群正常情况下1般群势应该在6脾至8脾,1.9万只到3.5万只蜜蜂。因此,我们判断强群有了标准,就不需要凭经验靠感觉来衡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