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养殖对虾的增氧设计,工厂化养殖对虾碳原什么原因化不开?
1、工厂化养殖对虾的增氧设计
按照每亩1千瓦的标准, 不过工厂化养殖1般是水泥高位池,1个池子也就25立方的水体,里面用纳米盘的增氧。
2、工厂化养殖对虾碳原什么原因化不开?
碳源是藻类十分重要的营养元素,在养殖过程中因为缺碳而导致藻类生长不起来的原因相信很多养殖朋友都明白,很多养殖朋友在前期肥水时施很多肥,导致池塘氨氮很高,水还是比较瘦;养殖中后期的晴天池塘容易“倒藻”,泡沫多,藻老化,氨氮或者亚硝酸盐偏高等,这些现象多与水体中碳源不足有关。1般情况下,池塘是不需要补充氮源,注意补充碳源即可。我们在补充碳源时要注意这几点:1.由于养殖模式的不同,比如工厂化、高位池、土塘、生物絮团等,对于池塘碳源比的要求是不同的。2.养殖不同时期不同,对于补充的碳源也是不同的(主要原因3.所用饲料的蛋白质越高,所补充碳源也应该过多。是养殖后期饲料投入多,池塘氮元素增多)。
3、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1般每平米投多少尾合适?
大规模养殖南美白对虾1亩放3.5-4.5万尾。 因为从养殖周期来看,放养密度为3-7万尾/亩之间时,随着密度的增加,养殖周期呈延长趋势。结合第1次的起捕规格,当放养密度小于4万尾/亩时,养殖周期较短,而且第1次的起捕规格较大,平均为41尾/500g,说明了此密度下的池塘水体未得到充分地利用,所以最终的亩产量也是最低的。当放养密度为4-7万尾/亩时,第1次起捕时规格差异不大,平均规格在50-53尾/500g左右,这与市场要求联系紧密,因为1般的对虾出售规格很少小于60尾/500g。 从日增重来看,4-7万尾/亩的放养密度范围内对虾日增重变化不大,趋于平稳,但结合成活率来看,却是随密度上升明显下降,考虑密度与成活率两个因素后发现,存塘虾的数量基本维持在3.7-4.3万尾/亩,说明了池塘环境能承受的容载量也在此范围之内。 亩产量的变化也可验证上述结论:当放养密度在3-7万尾/亩之间,并且逐步增大时,亩产量随之上升;且当放养密度在3-5万尾/亩时,随密度的升高,亩产量的增加更为显著;密度在5-7万尾/亩间增加时,亩产量的增加并不明显。这也说明了单位养殖水体存在1个最适的养殖容量,当放养密度小于最适养殖容量时,随放养密度的增加,亩产量会快速上升;当放养密度超过最适养殖容量后,亩产量变化不大,而养殖周期却延长。 放养密度的改变必然会引起池塘饲料的投喂量、池水中浮游生物的组成、浮游生物的生物量等发生改变,从而引起养殖周期、成活率、饵料系数和亩产量等相应的变化。在对虾土池养殖中,当放养密度较低时,水体中的浮游植物以硅藻为主;而高密度放养条件下,蓝球藻和裸甲藻的生物量占绝对优势,甚至超过总浮游植物生物量的1半以上,这两种藻类能分泌毒素抑制其它藻类的生长,这对池塘水质的管理及对虾天然饵料的补充上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也为对虾养殖的日常管理造成了困难。 而且,低密度养殖时,水体中浮游植物占优势,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则浮游动物占优势,这是因为高密度养殖条件下,水体有机污染严重,而在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水体中,藻类的光合作用和生物量都会降低,。
4、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需要办理环评吗
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需要办理环评。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过程中投放的鱼虾饲料会造成养殖水中总氮、总磷等污染物指标的升高,每季养殖结束后的养殖尾水若不进行有效的处理直排外环境,则会严重影响水环境质量。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虽然属于农业项目,但按照要求也应当依法办理环评手续。
5、大稝工厂化养殖对虾用地下井氺,需要打多少米深的井?
这个没有明确规定,关键是打井深度和出水量大小,能否满足你养殖厂的需要,1般冬季打到下面大河源就可以。
6、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需要办理环评吗
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需要办理环评。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过程中投放的鱼虾饲料会造成养殖水中总氮、总磷等污染物指标的升高,每季养殖结束后的养殖尾水若不进行有效的处理直排外环境,则会严重影响水环境质量。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虽然属于农业项目,但按照要求也应当依法办理环评手续。